相對于要通過“看”來識別的條形碼和二維碼來說,RFID具有其獨特優勢,在于數據是依托不可見的射頻,且信息可以擦寫,加密甚至滅活的。
原來如此!@一維二維和射頻區別竟是這些!
筆者在跟進項目中往往會遇到一個經常被問的問題:我的數據要如何存儲?這次筆者想根據過往經驗和大家探討下關于數據儲存的問題和解決思路。
來看看標簽物理儲存區
首先,我們從標簽的儲存方式了解下。這次推文我們先著重看下超高頻部分,目前常見的標準UHF應用中經常提到的6C標簽儲存區劃分邏輯圖為:

根據用戶習慣,這里我們首先看到的是一個叫USER MEMORY的,中文翻譯為用戶區的儲存空間。對于大多數沒有深度使用經驗的一般用戶來說,這里的用戶區會被認為是可以自定義,用來儲存用戶的區域。這么理解并沒有問題,也確實這個區域可以放用戶自定義的信息,不過根據標簽種類不同,有些標簽并不具有USER區,而且有些標簽需要特殊命令或者操作才能分配USER區。同時,對于標簽價格過于敏感的項目來說,帶有USER區的標簽會比沒有的要貴一些。

除了USER區,用戶經常聽到的還有個叫UII(Unique Item Identifier),或者叫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的區域。嚴格意義上,EPC這個說法并不在ISO標準代表了標簽的儲存區,他其實代表了一個組織,只是因為UII經常會被存放EPC規范的信息,也或許是因為標簽廠家推廣時候經常這么叫,所以大家都這么習慣稱呼了。不過按照ISO標準,UII是包括了兩個字節的CRC校驗位和兩個字節的PC接口控制位,我們常說的UII或者EPC區是用戶可以去修改的區域。通常項目中CRC校驗位會很少用到,但是對于6C空中接口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環節。
相比CRC來說,PC值的使用筆者確實見到過多次因為使用錯誤導致遇到了很大的麻煩。通常來講,在項目初期了解并為客戶的定義正確的PC值是必選項。部分廠家的IC會通過PC值定義USER區長度,絕大多數標簽需要通過PC來定義盤存時候的“暴露的“UII長度。
到這里問題來了,
我到底要用UII還是USER區呢?
我們回到日常生活中,目前行業內排名靠前的應用場景,比如快銷品牌尤其像衣物追溯等,筆者看到的基本上都是只使用了UII來標記。我們以此反過來回到ISO標準中,UII在UHF應用中是讀寫器讀取標簽必執行操作——盤存中必須要讀取到的,換句話說UII的被讀取速度要比USER區要快。這點在大量標簽被快速讀取時候能夠被很明顯的體現出來。
不過受限于協議規范,UII的長度在不包括CRC和PC的32 bits后,最長只有496Bits,但是USER區部分廠家能夠做到64K bits,這么算下來足足有8千Bytes字節,折合下來已經接近8MB的儲存空間了!回想剛到千禧年的時候,兩三首歌或者一個視頻片段也就占用這么大的空間。不過一個自動化應用中確實需要使用這么大的容量么?
關于容量編碼,筆者會在另外一篇推送中和大家探討。
總結,筆者建議,通過合理的信息規范編碼,在能夠使用UII的時候盡量使用UII,如果要使用USER區,建議對UII進行合理的,一次性的預編碼,確保后續使用中能夠得到更舒適的體驗。

其他儲存區是做什么的?
說到這里,用戶經常使用的UII和USER區已經介紹完了,但是會看本文最開始的儲存區邏輯劃分圖,還有TID(標簽標識),RESERVED(保留區):
TID包含了標簽的唯一標識碼,這個區域是不可更改出廠就內置的,根據協議要求,每個IC廠家在TID中的前8位標識均不一樣,我們可以根據TID判斷出來標簽生產廠家和IC種類等等信息。需要注意的是,TID不可更改,UII也可以通過上鎖的方式做到僅可讀但不可改。
RESERVED包含了讀寫密碼區,滅活區和其他特殊功能區。密碼區顧名思義用戶可以通過定義密碼區來對標簽的儲存區進行讀寫加密。關于特殊功能,目前已經有部分國產廠家生產出來讀取保留區實際不存在的區域時候點亮標簽LED燈的功能,在一些場合中這種標簽可以非常方便的尋找到物品。筆者經過測試,目前西克的讀寫器也是可以支持此類標簽的讀寫,如果感興趣可以聯系我們的工作人員獲取使用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