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Intel)最大的海外生產工廠馬來西亞英特爾(Intel, Malaysia)擁有8,000名員工,是使用一流技術生產先進微處 理器芯片或計算機大型半導體的工廠。微處理器芯片極其復雜精密的組裝與測試過程絲毫不容許設備故障或斷電。 因此,英特爾設備部(Intel Facility Department)對時刻保持生產裝備正常運行至關重要。
紅外熱像儀在馬來西亞英特爾的應用
1996年,英特爾設備部(Facility Department)在一家外部紅外服務供應商的參與下開始接觸紅外熱像儀。
2000年是英特爾使用紅外熱像儀的轉 折點,當年該公司成立了“英特爾紅外熱成像技術小組”(Internal Infrared Thermography Team),其成員主要是工程師或認證的電氣專家。由于斷路器頻繁跳閘,啟動控制板頻繁故障,為了應對此類問題,紅外熱 成像技術小組因此應運而生。這些故障導致設備服務(如電氣系統、工藝冷凍水、干空氣壓縮、真空)中斷,使生產無法24/7全天候正常運行。
預防性維護要求
1999年,發生了五起“生產中斷”(ITP)事故與兩次僥幸事件,突如其來的設備故障導致了巨額損失。僅2000年一年,馬來西亞英特爾斥資數十萬美元對零部件進行維修與更換,以減少設備故障的發生。然而,此類維修的結果卻差強人意,意想不到的設備故障,如電機轉動故障、電機接觸器損壞、電線連接松弛等依然時有發生。2000年初,馬來西亞英特爾決定落實一項組織有序的預防性維修項目,以降低突如其來的、潛在的設備維修與更換成本。 除抗振動分析、油分析與超聲波檢測之外,紅外熱成像技術也是預防性維修項目的四大關鍵要素之一。
紅外熱成像技術用于各種電氣系統的檢測,如11kV開關設備、變壓器、中低壓電機、主要配電板、配電盤與各個電機啟動控制板。
紅外熱成像技術實施戰略
2000年初,該公司購入一臺FLIR紅外熱像儀,紅外熱成像技術由此正式實施啟動,但是當時相關領域的知識與實戰經驗十分有限。 通過參加紅外培訓中心(ITC)一級課程培訓克服了這一難關。該課程不僅為英特爾提供了詳盡而全面的業內知識與技術技能,還為紅外熱像儀使用者提供了一級紅外熱像師認證。每次培訓課程臨近尾聲時都會安排實用案例分析,以加深理解紅外熱像儀的各種不同應用。
如今,在公司管理層的配合與支持下,馬來西亞英特爾共擁有10名一級認證的紅外熱像師,為該公司的紅外檢測工作提供支持。
投資回報
只需進行幾輪紅外掃描檢測工作,便可檢測到100多個熱區。通過識別并修正這些潛在故障點,總共獲得50多萬美元成本規避,節省巨額實際成本。
公司管理層對紅外熱成像技術小組致力于減少IP事件發生的努力工作十分滿意,授予該小組“馬來西亞英特爾現場認可獎”,以此表示謝意,并對其優異的工作予以表彰。預防性維護與紅外技術的優勢與利益
馬來西亞英特爾從預防性維護工作中受益良多。2000年至2003年期間,該公司確認并糾正了150多起生產故障(ITP)。通過實施內部預防性維修工程,解決了馬來西亞英特爾對外部服務供應商的依賴,因而節省了數十萬美元的成本。 預防性維修工程可實現對設備潛在故障開展早期檢測。這為設備部爭取了充足時間與資源對故障點做出回應并進行糾正,而無需再花費精力解決故障問題。
由于紅外熱像儀是非接觸式熱像儀,因此在測定各組件與熱區的溫度時更安全、更方便、檢測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