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審訊室辦案區審訊受令對講系統產品解決方案前言:
防范、治理非法取證和刑事錯案是當前社會主義和諧法治建設亟須解決的重點問題。1998年5月14日公安部制定頒布的《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184條規定:“訊問嫌疑人,在文字記錄的同時,可以根據需要錄音、錄像。”2007年3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在聯合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嚴格依法辦案確保辦理死刑案件質量的意見》第11條明確規定:“提訊在押的嫌疑人,應當在羈押嫌疑人的看守所內進行,嚴禁刑訊逼供或者以其他非法方法獲取供述。訊問嫌疑人,在文字記錄的同時,可以根據需要錄音錄像”。

審訊過程對嫌疑人全程同步錄音錄像,為保障嫌疑人人權,提高自身的執法水平和辦案能力發揮了積極作用,在偵查階段實行全程同步錄音錄像可證明偵查人員取證方式合法,是杜絕違法獲取口供的重要監督措施,是有效固定訊問證據,遏制嫌疑人翻供的手段。從各級公安機關、檢察機關、紀委的多年實踐中已顯示了其獨特的價值,訊問全程同步錄音錄像有著傳統筆錄無可比擬的視聽功效,無論是訊問氣氛、雙方神態、言語聲調等等細節,都可以綜合判斷訊問過程中每一時刻的特定情景,能有效證明訊問活動及所獲取證據的合法性。
為加強和規范審訊同步錄音錄像的項目的建設,防止因為采用不合格的同步錄音錄像設備進行執法取證,而造成視聽證據證明效力缺失。公安部于2010年10月1日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安全行業標準GA/T882-2010《數字化審訊(訊問)記錄系統技術要求》。為各級辦案機關對于審訊同步錄像記錄設備選型,提出了指引性要求。
建設目標
實現審訊視聽證據的雙光盤實時刻錄,視聽證據的固定及視頻信息的采集、處理、存儲,為審訊直播、點播、遠程觀摩等應用和服務奠定基礎。
2、功能要求
(1)信息采集:實時采集、光盤直刻審訊音視頻信息。可以采集、直刻、傳輸、存儲一路或多路審訊畫面。現場瀏覽、光盤直刻、硬盤備份、網絡傳輸畫面分辨率應在704*576以上。
(2)證據光盤實時直刻:審訊、訊問原始證據同步直聯式雙光盤數據自壓縮并行即時直刻,不能通過硬盤緩存追刻、轉刻等非實時的方法實現。不應使用硬盤輔助備份作為原始證據復制光盤。
(3)資料光盤刻錄:審訊過程中或審訊后按需要對審訊信息(包括審訊錄像、證據、審訊筆錄等信息)進行光盤刻錄,用于隨卷歸檔等用途。音視頻編碼格式為MPEG-Ⅱ、MPEG-4(H.264/AVC)、WMV、AVS、ASF、TS等通用格式。應具有光盤封盤、防擦寫、防篡改、防剪輯等安全保護措施;并支持多流技術,可對多路視頻流進行任意調用。可選配支持25GB、50GB藍光格式光盤的刻錄和讀取,向下兼容于DVD+/-R、DVD+/-RW、DVD+/-R DL、DVD-RAM、CD-R等市面上銷售的所有光盤格式的刻錄及讀取
(4)音視頻處理:應具備混音處理、多畫面合成和畫面選擇、電子證據信息的選擇與切換、審訊室畫面輸出切換等功能;多畫面同屏編輯視窗的數字設定,根據采用攝像機的數量,對合成畫面進行畫中畫、三畫面、四畫面任意編輯組合。合成尺寸達高清分辨率視頻,可以任意設定各畫面大小、位置。
(5)遠程提審:主機應內置點對點的遠程通訊功能,實現便捷遠程提審的要求。
(6)圖像保存:對集中采集的審訊信息進行自動存儲,形成符合主流格式標準的媒體文件和數據文件,并能夠自動進入案件信息管理系統;前端設備支持TB級別存貯空間。
(7)圖像格式:審訊信息的硬盤存儲編碼格式采用MPEG-4 (H.264 /AVC)、WMV、AVS、ASF、TS等通用,編碼文件碼流可根據需要調節。
(8)網絡傳輸:局域網、三級專網、二級專網、一級專網的不同網絡應用環境的情況,以滿足不同網絡帶寬的要求;采用智能單播及組播,既可以通過向多個接收方傳送單信息流方式,可以減少具有多個接收方同時收聽或查看相同資源情況下的網絡通信流量;也可以在網絡環節中不支持組播的情況下,通過單播的形式遠程觀看。
(9)文字疊加:為了滿足審訊室視頻案件信息的表達,設備應內置疊加功能,對相關的現場信息可以直接從后臺管理系統讀取,實時顯示在視頻上,并可任意疊加到視頻中。可以根據現場的情況,可任意設定文字顯示的顏色、大小、位置。
(一)數字化審訊室審訊受令對講系統概述
數字化審訊系統采用先進的、主流的技術,對行業應用進行的專項研發,并對整個業務流程及辦案人員、管理人員使用習慣,遵循國家相關的建設要求下,進行精心設計。
² GA/T882-2010《數字化審訊(訊問)記錄系統技術要求》
² 《安全技術防范產品管理辦法》
² 《工業電視系統設計規范》 GBJ115-87
² 《計算機軟件開發規范》 GB8566-88
²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168-92
²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與要求》 GA/T75-94
²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 JGJ/T16-92
² 《民用閉路監視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 GB50198-94
實用性:采用成熟、可靠、實用的技術和產品,確保審訊系統工程的順利實現。
先進性:充分考慮智能化技術的迅速發展趨勢,盡量采用先進技術和新型設備,特別是審訊直錄,以優越的性能保證系統的檔次。
開放性和標準性:采用國家和行業標準進行設計,以良好的開放性保證系統的兼容性。
經濟性:注意性能價格比因素,以較少的初始投資和運行費用,達到較高的建設目標。
可靠性和安全性:設計中必須采取措施,保證系統可靠和安全的運行。
可擴充性:智能化系統的不斷發展,服務功能也會要求增多。因此,從總體結構和系統設備都要為以后的發展預留容量,使之能夠順利擴充或升級。
易操作性:盡量刪繁就簡,使復雜龐大的系統方便管理易于操作,保證智能化系統運行的效益。
全面性:將審訊系統建設的各個環節都作了充分考慮,將建筑工程、設備選型、系統應用、管理有機結合處理。
- 全面數字:審訊過程音視頻、文字記錄數字存儲、傳輸、直刻。
- 全面網絡:在專網TCP/IP網絡上,本地、遠程所有授機的用戶均可觀看、指揮、控制。
- 高度集成:在前端審訊室采集設備、音視頻設備到后端控制中心設備、從軟件到硬件及審訊裝修工程作綜合的配套。
- 適用實用:經過對一線辦案工作需求,分析、設計。全面符合審訊流程及審訊需要。

數字化審訊室審訊受令對講系統解決方案,充分體現“科技服務政法”的原則,利用科技手段推動司法文明建設的進程,完整、準確、實時數字加密地記錄、再現審訊視聽過程,是保證司法公正的重要科技手段之一,更符合我國現行法律對審訊記錄要求的基本精神。
推行審訊實況錄像制度,是審訊管理改革的突破,是審訊工作監督制約機制的一個創新,數字化、專業化、智能化系統,將成為審訊工作改革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