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高鐵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廣泛應用,在中國鐵路建設領域,結合機器人的軟硬件一體化設備為鐵路建設的智能化發展提供了強力的技術支撐,由某設計院主導研制的鐵路大型構件尺寸快速智能檢測系統正是產業化、智能化的典型代表。
該系統結合了新松多可®協作機器人GCR5-910,末端安裝3D掃描儀,通過吊裝的方式在滑軌上移動,可對軌道板、軌枕、隧道管片與模具外形尺寸進行全方位、多角度、高精度的掃描與檢測。
高鐵構件體積龐大且不規則,需要機器人具備極高的靈活性,而GCR5-910得以勝任的關鍵正是在于以下三大特點:
該項目難點在于構件種類繁雜,大小尺寸都不一樣,曲度也不同,這就要求機器人能夠通過末端3D視覺掃描儀與軟件算法靈活適應變化的構件,掃描圓深孔時,機器人需要帶著掃描儀,在特定姿態下轉360度才能得到最準確的檢測結果,而GCR5所具備的360度旋轉的特性,可以完美適配應用場景需求。
新松多可®協作機器人GCR5具備的牽引示教功能在大范圍的檢測場景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手動牽引機器人記錄點位的方式,可以輕松設置和增減檢測點,大大提升了應用效率,降低了使用難度。

GCR5末端搭載了3D掃描儀設備,能夠高效率獲取高精度的三維點云數據,自動重建三維模型,并且能夠結合算法生成符合規劃要求的各類檢測報表。依靠新松多可®協作機器人的極高的重復定位精度,該檢測可以實現一鍵完成,中間無需人工干預。

此外,針對類似的項目,由中科新松自主研發的多可®智能應用控制器還可將程序打包成為典型應用包,減少了每次重新編程、示教的重復勞動,讓協作機器人的使用更加便捷。
中國鐵路行業高速發展,彰顯強國實力,中國智能制造也進入了技術發展的加速時期,兩者的結合將帶來高效且顯著的技術成果。新松作為中國機器人的國家隊,將不斷用創新技術推動機器人在各行各業的應用落地,積極探索新的應用場景,開發使用于不同應用場景的機器人產品,為中國智造增添強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