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電房不管是在生活小區,生產工業園區中都是重要的基礎設施,配電房內整個園區內電力系統重要的中樞位置。根據某個一線城市的統計,僅2016年一年內,就有33起配電站房因環境因素而跳閘,平均斷電時間約為3小時。站房環境治理十分重要。配電室環境綜合監控系統的設計目的,就是為了保證配站設備和環境的安全運行,使其能夠正常工作。
配電室環境綜合監控系統改造設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傳感器布局優化:針對配電室的環境特點,對傳感器的布局進行優化,確保各項參數的準確監測和數據采集,包括溫濕度、氣體、SF6等多個方面。
2.監控設備升級:通過升級監控設備,實現對配電室環境參數的實時監測和數據處理,支持實時預警和故障診斷,提高配電室的運行效率和安全性。
3.數據存儲與分析:建立配電室環境參數的數據庫,存儲歷史數據,并進行數據分析和處理,找出環境異常的規律和原因,提高故障診斷和預警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4.報警系統優化:針對配電室的實際情況,對報警系統進行優化,包括報警方式、報警級別、報警響應時間等,確保在發生異常時能夠及時響應和處理。
5.可視化界面設計:通過設計可視化界面,將配電室環境參數的監測結果直觀地展示出來,方便管理人員進行數據分析和決策。
6.智能化控制:通過引入智能化控制技術,實現對配電室環境的自動化控制,包括溫濕度控制、氣體監測和處理等,提高運行效率和安全性。
系統設計內容
配電室環境綜合監控系統采用分層結構、模塊化設計,網絡結構簡潔清晰,便于安裝、維護和擴充。主站層安裝HT500輔助監控主機,網絡層通過分布式的網關可根據現場情況靈活地與局域網網絡相結合,在長距離通信時可借助光纖進行組網。通過現場總線和以太網技術相結合,實現現場設備數據的高速交換,并快速響應各種遠程控制命令。同一網段中的客戶機可通過瀏覽器訪問配電監控服務器,同樣實現遠程監控功能。
配電室環境綜合監控系統
電科恒鈦配電室環境綜合監控系統實時監測配電室內各設備運行參數,提供高度穩定可靠的監控信息資源。系統軟/硬件均采用模塊化設計,監測中心可以根據系統運行情況,在系統出現故障時,第一時間發出故障警報,為維護工作人員提供信號以便及時處理。
此次設計在配電房內部新增了配電房視頻監控系統、溫濕度控制系統、防水浸系統、防煙霧火災系統等,實現對整個配電房環境監控。
1)視頻監控系統。視頻監控采用數字監控系統,配置安防攝像頭,配電房門口安裝1臺槍型攝像機,監控進出配電房人員情況。在配電柜前后墻設置云臺球型攝像機,對配電柜進行監控。攝像機安裝高度均為2.5 m。
2)溫度控制系統。系統采用無源無線測溫產品,該產品由主機(或收發器)和傳感器兩部分組成,主要應用在低壓開關柜內母排搭接點,斷路器觸頭、電纜接頭、大電流設備等電氣連接點和其他易過熱點等位置的溫度檢測上,并把測量結果通過網絡上傳到監控中心服務器。通過軟件分析,對過高的溫度發出告警,實現溫度故障的早期預測,防患于未然。
3)防水浸系統。在配電房電纜溝進線處設置水浸傳感器監測配電房或電纜溝浸水狀態。水浸傳感器探針設置在墻壁上距地面1.5 m處,檢測器裝設在距離地面1 m以上的位置。通過監測關鍵地點的水位和傳感控制,實現排水系統或水泵的自動或遠程控制。
4)防煙霧火災系統。配電房選用的煙霧探測器為離子型煙霧探測設備,每排配電柜運行設備上部署2個煙感探測器,吸頂安裝,主要用于監測配電房內消防狀態。當探測設備采集到火災自動報警信號時,智能監測主機會把信號上傳至系統監控軟件,并聯動視頻系統進行錄像。
該系統極大地節省了配電室的綜合監控運行管理費用,能夠達到短期投資長期受益的目的;同時也提高了監測環境管理工作效率并提供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
防煙霧火災系統
項目實施方案
本項目在廠區集控中心建設一套基于電科恒鈦開發定制的配電室環境綜合監控系統,系統采用基于工業互聯網系統的融合架構設計,具備統一的系統管理應用,實現參數配置管理、權限管理、日志管理、數據管理和接口標準管理,實現在線監控數據管理,具備通過輔助監控主機采集電力設備運行狀態和參數、環境、安防、消防狀態檢測數據,實現配電場所的設備在線監測、環境溫度、濕度、SF6氣體濃度、臭氧濃度、含氧量、煙霧火災、水位、粉塵、噪聲、震動、防小動物等信息的采集和告警,電力環境調控機、風機、空調、除濕機、燈光等設備的控制管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