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07-05-16 14:27 來源:中國網
四、區域發展重點
根據產業特色、科技基礎、區位條件、資源環境等因素,加快三大優勢區域、中心城市和產業集群的發展,進一步提升高技術產業的集聚度和整體競爭力。
(一)推動三大優勢區域率先做強
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三大優勢區域要增強高技術產業核心競爭力,成為全球高技術產業布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繼續做大、率先做強,帶動我國高技術產業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
長江三角洲要率先成為我國高技術研發和先進制造基地。依托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產業基礎、科技實力和區位條件,充分發揮民營經濟發達的優勢,大力培育具有創新能力的高技術企業群,加快建立以上海為龍頭、蘇南浙北為兩翼、周邊城市為擴展區、基于自主創新的先進制造業體系,吸引海內外創新資源,建設高技術研發和先進制造基地,積極發展高技術服務業,促進長江三角洲地區由制造向創造轉型。
珠江三角洲要努力成為高水平的全球高技術產品制造基地。發揮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配套齊全、制造能力較強、外向型經濟發達的優勢和毗鄰港澳的便利條件,鞏固提升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大力發展資金與技術密集型高技術產業,建設一批與區域產業發展密切相關的自主創新平臺,不斷推動區域產業優化升級和梯度轉移,進一步提升高技術研究開發、成果轉化和產業化能力,建設具有較強研發能力的高技術產品制造基地。
環渤海地區要進一步成為重要的科技創新和產業化基地。發揮環渤海地區科研和人才優勢,積極推進科技體制改革,促進區域科技創新資源的優化配置,繼續提升區域自主創新能力,加強產學研聯合,大力開發關鍵核心技術和產品,著力推進自主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完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建立健全高技術企業孵化的良好環境,積極培育新興產業。
(二)發揮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
中心城市及周邊城市群要進一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形成高技術產業重要的聚集區和高技術產品出口基地,輻射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主要中心城市繼續加快高技術產業集聚發展。主要中心城市要利用現有的比較優勢,建設高水平的區域創新基地,率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高技術向傳統產業的滲透,推動區域產業結構升級和轉型。進一步發揮區域產業增長極的作用,加快高技術產業化,培育特色高技術產業,加速產業向周邊地區的梯度轉移和擴散,促進形成合理的區域產業分工格局。加快構建和完善區域產業服務平臺,營造良好的局部環境,培育更多高素質人才,為高技術企業發展提供優良的創業、孵化、融資、信息、咨詢等服務,支撐區域高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加快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的高技術產業發展,圍繞主要中心城市,與沿海地區機制互融、政策互接、人才互動和基礎設施互連,營造區域產業發展和梯度轉移的良好環境。
科技興貿重點城市加快擴大高技術產品出口。發揮國家確定的20個科技興貿重點城市的龍頭作用,建設一批高技術產品出口基地。大力發展自主品牌,積極擴大自主創新產品出口,提高出口產品檔次和附加值。有序承接高技術服務業轉移,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貿易,推動對外貿易結構的整體優化升級。
(三)促進產業基地和園區形成產業集群
高技術產業基地和各類產業園區是我國高技術產業發展的孵化基地和增長點,對優化區域產業布局發揮著重要作用。
大力發展高技術產業基地。采取有力措施,引導人才、資金和技術向產業基地集中,形成從研究開發、產業化到規模發展的能力,構建較為完善的產業鏈,培育和壯大一批各具特色、產業集聚度較高、銷售收入超千億元的高技術產業集群。重點建設電子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等領域的高技術產業基地和300個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加快形成高技術產業的群體優勢和局部強勢。
提高產業園區發展水平。完善園區發展政策,加強優化布局,推進園區二次創業,重點發展一批產業特色明顯、創新能力較強、國際化水平較高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等產業園區。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重點,完善高技術企業孵化和發展的軟硬件環境,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高技術企業,使產業園區成為自主創新的先行區,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