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文庫 |
概述:機器人是一種可編程的智能型自動化設備,是應用計算機進行控制的替代人進行工作的高度自動化系統,能完成任意定位的復雜運動。
聯合國標準化組織將其定義為: “一種可以反復編程的多功能的、用來搬運材料、零件、工具的操作機”。在無人參與的情況下,工業機器人可以自動按不同軌跡和運動方式完成規定動作和各種任務。
|
發展歷程 |
機器人是從初級到高級逐步完善起來的,它的發展過程可以分為三代:第一代機器人是目前工業中大量使用的示教再現型機器人,它主要由夾持器、手臂、驅動器和控制器組成。
第二代機器人是帶感覺的機器人,它具有一些對外部信息進行反饋的能力,諸如力覺、觸覺、視覺等。其控制方式較第一代機器人要復雜得多,這種機器人從1980年以來進入實用階段。
第三代機器人是智能機器人,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和完善的智能機器人定義。國外文獻中對它的解釋是“可動自治裝置,能理解指示命令,感知環境,識別對象,計劃其操作程序以完成任務”。
|
|
|
產業透視 |
概述:2l世紀將是機器人技術革命的世紀,機器人作為全面延伸和擴展人的體力和智力的手段將實現“當代最高意義上的自動化”。隨著新興應用領域的不斷發展及傳統汽車產業的需求,預計自2009年起全球工業機器人年產量將以年均百分之四點一速度增長,至2011年將達到年產量134,100臺的水平。預計我國將在2011年新安裝各類工業機器人9,500臺,市場保有量將達到48,600臺。
正如《2l世紀日本創建機器人社會技術發展戰略報告》指出,“機器人技術與信息技術一樣,在強化產業競爭力方面是極為重要的戰略高技術領域。培育未來機器人產業是支撐2l世紀日本產業競爭力的產業戰略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旦在技術上得到更大突破,機器人將在醫療、服務、危險作業、星球探測、海洋探測、軍事等領域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機器人技術,尤其是特種機器人技術必將形成一個巨大的產業。”
|
|
|
技術進展 |
概述: 工業機器人集精密化、 柔性化、智能化、軟件應用開發等先進制造技術于一體,集中并融合了多項學科,涉及多項技術領域,是工業自動化水平的最高體現,是實現生產數字化、自動化、網絡化以及智能化的重要手段。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全球工業機器人技術已趨于成熟。目前,工業機器人技術正在向智能機器和智能系統的方向發展,其發展趨勢主要為:結構的模塊化和可重構化;控制技術的開放化、PC化和網絡化;伺服驅動技 術的數字化和分散化;多傳感器融合技術的實用化;工作環境設計的優化和作業的柔性化以及系統的網絡化 和智能化等方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