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模具制造與精密注塑領域,工藝參數的精準控制直接決定產品良率與模具壽命。然而,傳統生產模式長期面臨工藝數據孤島、模具異常損耗、質量追溯低效三大難題。據統計,某精密注塑企業因參數波動導致的產品次品率達5%,年損失超1200萬元;同時,模具異常磨損使得維修成本占總成本的35%。深控技術基于“不需要點表的工業數采網關”,通過實時數據采集、AI工藝優化與模具健康管理,助力企業實現零缺陷生產、全流程可控。
注塑溫度、壓力、保壓時間等關鍵參數通過紙質表單記錄,易出錯且難以追溯;
參數調整依賴老師傅經驗,新人培訓周期長達6個月。
模具開合次數、受力峰值缺乏監控,異常磨損導致次品率5%,年更換成本超300萬元;
突發模具故障引發非計劃停機,單次損失超15萬元。
缺陷產品無法快速關聯至工藝參數,問題定位耗時超3小時;
客戶投訴響應延遲,品牌聲譽受損。
即插即用設備接入: 支持住友注塑機(Sumitomo-SG)、海天液壓系統(HT-PLC)、赫斯基溫控(Husky-Temp)等1000+工業協議,零人工點表配置,48小時完成整廠設備接入。 技術參數:
數據采集頻率:50ms(實時工藝參數)~1s(常規監測)
兼容性:覆蓋98%注塑設備與傳感器
高精度時序同步: 采用μs級時鐘同步(IEEE 1588v2),確保注塑機射膠階段壓力、溫度、速度數據嚴格對齊,消除參數分析誤差。
動態參數優化: 基于歷史數據訓練深度學習模型,實時推薦最優工藝參數組合(如熔體溫度±1℃、保壓時間±0.1s),良率從95%提升至99.5%。 算法性能:
參數匹配準確率:96%
響應時間:<30ms
閉環反饋系統: 邊緣計算模塊實時比對實際參數與標準值,自動校準注塑機設定,偏差率<0.3%。
異常磨損預警: 綜合模具溫度、開合次數、受力峰值(通過壓力傳感器)構建健康度模型,裂紋預警準確率90%。 閾值規則示例:
模具溫度>200℃持續5分鐘 → 觸發冷卻系統介入;
單次開模力超額定值15% → 自動停機并推送告警。
壽命延長策略:
智能潤滑控制:根據使用頻率自動加注潤滑油,磨損率降低40%;
劣化模具降級使用,延長服役周期25%。
全流程數據鏈: 從原料烘干(濕度)、熔膠(溫度)、射膠(壓力)到冷卻(時間),全參數自動關聯至產品批次號,支持一鍵追溯。
實時質量看板: 通過微信小程序、PC端大屏實時監控關鍵指標(如縮水率、飛邊缺陷),質量問題定位時間從3小時縮至5分鐘。
產品不良率5%,客戶退貨率3%;
模具維修成本占生產成本35%,年損失超800萬元;
工藝參數依賴人工記錄,質量追溯低效。
設備全域接入:
部署深控技術不需要點表的EdgeGate網關,72小時完成20臺注塑機、200+傳感器接入;
實時采集溫度、壓力、周期時間等500+參數。
工藝優化與模具保護:
AI模型動態優化參數,不良率降至0.5%;
模具健康系統提前預警6次異常,避免停機損失90萬元。
質量提升:
客戶退貨率從3%降至0.2%,年減少損失500萬元;
質量追溯效率提升98%,客戶投訴響應時間<30分鐘。
成本優化:
模具壽命延長30%,年節省更換費用240萬元;
能耗降低18%,年節電成本150萬元。
設備層數字化(1-2周):
部署深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不需要點表工業數采網關完成設備接入,自動生成數據標簽;
配置溫度、壓力等關鍵參數閾值。
工藝優化(2-4周):
導入歷史數據訓練AI模型,啟動實時參數推薦;
搭建質量追溯看板。
持續賦能(4周+):
擴展至模具健康管理、能耗優化模塊;
對接MES/ERP系統,實現全域數據打通。
深控技術“不需要點表的工業數采網關”通過無感化數據采集、邊緣智能決策、全生命周期管理,為模具制造與精密注塑行業提供了一套高可靠、低成本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其核心價值不僅在于直接降低90%質量損失與30%模具成本,更通過數據驅動的精細化管理,助力企業實現從“經驗生產”到“智能控制”的跨越。
未來展望:
融合數字孿生技術,實現注塑工藝虛擬調試與優化;
接入碳足跡平臺,追蹤單件產品能耗與材料利用率;
擴展至醫療、包裝等細分領域,打造行業標準化方案。
在智能制造與全球化競爭背景下,深控技術將持續賦能精密注塑行業,推動中國制造向“高精度、高效率、高價值”方向升級。
狀 態: 離線 公司簡介 產品目錄 供應信息
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130035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02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