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屏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屏幕的亮與暗涉及液晶屏幕的亮度與對比度,這些都是液晶屏幕的重要參數。簡單來說,屏幕能顯示的基本原理是在兩塊平行板之間填充液晶材料,通過電壓來改變液晶材料內部分子的排列狀況,以達到遮光和透光的目的來顯示深淺不一,錯落有致的圖象,而且只要在兩塊平板間再加上三元色的濾光層,就可實現顯示彩色圖象。
亮度是指畫面的明亮程度,單位是堪德拉每平米(cd/m2)或稱nits,也就是每平方公尺分之燭光。目前提高亮度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提高LCD面板的光通過率;另一種就是增加背景燈光的亮度,即增加燈管數量。

屏幕亮度在500cd/m²,對比度在600:1以上的產品就完全可以滿足觀看需要。雖然,在很多時候,仍會有人詢問,是否可以滿足高亮。需要注意的是,較亮的產品不見得就是較好的產品,顯示器畫面過亮常常會令人感覺不適,一方面容易引起視覺疲勞,同時也使純黑與純白的對比降低,影響色階和灰階的表現。
其實亮度的均勻性非常重要,亮度均勻與否,和背光源與反光鏡的數量與配置方式息息相關,品質較佳的顯示器,畫面亮度均勻,無明顯的暗區,。
當然,液晶屏幕也并非沒有“暗區”,你可以根據需要,創造“暗區”。
講到暗區就需要講到液晶屏的另一個參數,可視角度。在人們日常使用中,可視角度是一個很難注意到的參數,筆記本、平板電腦、手機,這些我們在使用的時候,大多是接近90°直角使用的,色彩良好,失真度低。

因為人們正常的使用習慣,不管屏幕有多大角度,它總是夠用的,所以,日常或者是商用,智能終端屏幕都是較少在乎屏幕的可視角度的。人們的可視角度越大,使用也會更方便些,當然這也是以犧牲對比度為代價的,看的角度越大,屏幕上的內容也就越模糊,清晰度以90°為X軸,隨著角度向兩邊變化,屏幕上的內容也就越模糊。
這是液晶屏幕的特性,它算不上優點,也絕不是缺點,但正是這種特性,讓它有了特殊的使用環境。像銀行、政府機關,在智能終端上輸入個人信息或者密碼等有保密要求的,大角度視線下的模糊地帶這一暗區就變成了安全區,實現利用與規避。
通過和外部使用環境相協調,亮度柔和適中,色彩度更接近自然,可根據使用環境來對液晶屏幕做出設定,同時,適應眼睛需要,進行調節。優缺點,更重要的是用在對的地方。
觸想智能,能滿足高亮定制需求,同時可視角度達1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