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放即通過調用系統提供的函數,以實現歷史數據的反演。用戶可通過歷史回放功能,將關聯實時數據的對象按一定周期播放過去一段時間內的數據。
支持歷史回放功能的對象包括實時趨勢、實時報表、起始時間、實時報警、動畫連接(關聯實時數據)、子圖中的鐘表等。用戶可通過反演歷史數據,快速認定事故數據與時間點,輔助優化分析工藝流程,是工程監控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啟用歷史回放功能時,系統會單獨啟動一個歷史回放環境。啟動該環境時會打開組態時設置的起始啟動畫面,用戶也可根據需要,在該環境中通過右鍵菜單打開其他畫面查看歷史回放。在歷史回放環境中下置數據和插入歷史數據的腳本或動畫連接將失效。
注意:歷史回放功能不支持在WEB端或者瀏覽器上使用,僅可在運行系統中查看。
一、功能調用
用戶只需調用一個函數HisReplay()即可啟動歷史回放環境。調用該函數的腳本可寫在系統導航窗口中,也可以寫在系統文件菜單中,還可以寫在窗口的右鍵菜單中以及其他合適的地方。歷史回放環境啟動后,打開初始畫面的同時會彈出一個浮動的工具欄,如下圖所示。

歷史回放效果圖
1、工具欄

歷史回放工具欄
工具欄移動:鼠標長按 可通過拖拽任意改變歷史回放工具欄的位置。
開始時間:進行歷史回放的開始時間,可通過下拉框修改年/月/日或直接手動修改時間,默認時間為當前系統時間減一小時。
結束時間:進行歷史回放的結束時間,可通過下拉框修改年/月/日或直接手動修改時間,默認時間為當前系統時間。
周期:歷史回放數據刷新周期,默認為1.0秒,按鈕修改步長為1秒,手動修改亦可,其最小周期為0.1秒,最大周期為600秒。
當前時間:當前歷史回放進行到的時間,格式為年/月/日 時:分:秒.毫秒。
快進、快退:在當前歷史回放時間間隔內快速瀏覽歷史數據時使用。每次調整為歷史回放時間間隔(歷史回放結束時間減開始時間)的1/50。

速度調整工具
五倍快進、五倍快退:每次調整為歷史回放時間間隔(歷史回放結束時間減開始時間)的1/10。
開始:點擊開始歷史回放。
暫停:點擊暫停歷史回放,方便控制歷史回放進程,有利于查找歷史數據進行分析。
二、示例
示例中將展示實時趨勢、數據輸出動畫、起始時間、實時報表與實時報警的歷史回放效果與注意事項。示例詳情如下:
1.在數據庫中新建示例點:模擬點example_01,如下圖所示。
注:進行歷史回放的數據庫點,需在創建點時保存歷史。

新建點-增加歷史
新建窗口win1,繪制如下所示畫面,畫面中包括趨勢控件、數值輸出動畫、起始時間控件、報表控件、報警控件,分別關聯示例點example_01。繪制一文本為“歷史回放”的按鈕,在其鼠標腳本中寫入函數HisReplay()。

繪制窗口對象
在開發系統創建工程完成后,保存開發系統,進入運行系統。

VIEW
點擊“歷史回放”按鈕,彈出如下所示歷史回放窗口。
注:進入歷史回放時,首頁為用戶在開發系統->設置->初始啟動畫面中設置的畫面,詳見初始啟動畫面相關內容。
修改歷史回放開始時間與結束時間為所需時間,點擊開始按鈕進行歷史回放。

歷史回放
注意:關閉啟動程序管理器時將同時關閉歷史回放窗口。
如上圖所示,歷史回放中,窗口內的趨勢控件、數值輸出動畫、起始時間控件、報表控件、報警控件顯示內容均為歷史回放中當前時間的數據,用戶可根據需要對歷史回放進行暫停、快進、快退與調整周期等。
歷史回放在使用過程中需注意:
1) 歷史回放窗口不影響VIEW的運行,二者互不影響,同時工作。
2) 在運行系統中,HisRelay()函數只能執行一次,即不可在歷史回放窗口中重復打開歷史回放窗口。
3) 進行歷史回放的數據需在創建時保存歷史,未保存歷史的數據庫點無法進行歷史回放。
4) VIEW中調用歷史數據的對象如歷史報表、歷史趨勢等不會進行歷史回放,歷史回放是針對于實時數據而非歷史數據,在歷史回放界面將呈現靜止的狀態(即不隨歷史時間變化而變化)。
5) 歷史回放期間不能下置數據,如開關等,但可在VIEW中下置數據。
6) 歷史回放期間用插入歷史腳本無效,但可在VIEW中插入歷史腳本。
7) 關閉啟動程序管理器時將同時關閉歷史回放窗口。
歷史回放是工程管理的重要工具,用戶可靈活使用開發環境下提供的各種參數及窗口功能,將其與歷史回放進行組合,從而確定工程的問題數據,對問題現場進行更深刻的歷史還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