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普拉克(MIBRAG)是一家現代化高科技的礦業公司,總部位于德國薩克森-安哈爾特。公司擁有約3100名雇員,主要業務之一就是開采褐煤。米普拉克(MIBRAG)在布洛芬(薩克森-安哈爾特)和Vereinigtes Schleenhain(薩克森)的露天煤礦年產褐煤約2000萬噸,不少于德國褐原煤年產量的十分之一。公司的主要客戶包括施科保和立賓多夫的發電廠。

在米普拉克(MIBRAG)的露天煤礦,運行的傳送帶長約70 km,包括鋼棍和帶有橡膠或聚氨酯支撐環的托輥。軸承的磨損會導致過熱,進而有可能點燃潤滑油和下輥的支撐環。甚至上部的鋼棍也有可能因升溫而變得灼熱。尤其是當傳送帶停滯不前時,只需10到15分鐘便有可能引發大火。
通過安裝帶有聚氨酯支撐環的阻燃托輥,阻止灰塵進入傳送帶系統,同時公司的消防部門會定期對運行中的整個傳送帶線路進行監控,可以將由于輥子過熱而造成的火災數量降低到每年100起左右。但這個數字仍然很高,因此米普拉克(MIBRAG)在繼續尋找解決方案。
過去,火災監測小組只能通過煙霧或高噪音來發現潛在的火災隱患。很顯然這種方法還遠遠不能滿足需求,甚至可能會對員工的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因為無論什么樣的天氣情況,開車時總要保持窗戶敞開。因此,火災監測小組試驗了一臺手持熱像儀(來自其他制造商)來幫助他們監測傳送帶,但事實證明這樣做相當不切實際。駕駛員在駕駛時無法瀏覽熱像儀生成的圖像,熱像儀更無法發出聲音警報。

這時米普拉克(MIBRAG)求助于工程技術公司Inau(www·inau·de)的克勞斯·弗洛克(Klaus Flocke)先生。他建議固定安裝一臺FLIR的A系列熱像儀試試。于是將FLIR A310熱像儀安裝在了一輛越野車(SUV)的后車廂上,攝像頭方向與前進方向成45度角。除此之外,還要求在FLIR A310的外面加裝了特殊的保護罩以保證安裝的牢固性。該款熱成像系統帶有電池電源和無線通訊裝置,能實現無線運行。
克勞斯·弗洛(Klaus Flocke)推薦了廣角鏡頭以便在行進過程中盡可能多地覆蓋傳送帶。 A310將熱像儀產生的圖像通過Wi-Fi傳送到安裝在駕駛室內的平板電腦上。如果探測到預設的警報溫度,平板電腦就會發出聲音警報信號。只有收到聲音警報信號時,司機才需要檢查監控器上的圖像,并確定傳送帶上過熱輥子的位置(其他時候駕駛員可以一直專注于在距離傳送帶2-15米內的范圍內,以20km時速行駛)。
針對FLIR A310進行了約3周的持久性試驗。 “ 一方面,試驗車輛的駕駛員要能完全專注于駕駛,這一點對于我們來說至關重要, ”克勞斯·弗洛克(KlausFlocke)先生解釋說, “ 同時,我們要減少打開車窗帶來的健康隱患。 ”任何溫度都可以被設置為警報溫度而觸發警報,這一點很有技術優勢,因為夏天的溫度和陽光都能使支撐結構和其周邊區域的溫度達到60°C左右。在這種情況下,警報閾值可以設在> 60°C,而在陰天、隧道或秋冬兩季,可再度調整警報閾值。對于預防性監測,警報閾值一般設在50°C。這樣無需采取緊急措施,只需在輥子更換計劃上對輥子進行分類標注。
而在進行火災預防監測時,根據IBExU(安全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關于橡膠或聚氨酯材料燃點的建議,警報閾值可設在90°C。使用該警報閾值進行的測試駕駛只探測到了過熱的輥子和橫坑傳送帶附近的悶火。
在測試過程中,發現了12個過熱的軸承支撐點,并替換了輥子。在這個階段不再因為軸承過熱而需要部署公司的消防員。為此,克勞斯·弗洛克(KlausFlocke)先生對試驗過程非常滿意: “ 盡早檢測出過熱的輥子軸承,能大大降低傳送帶的起火風險。借助這個熱像儀系統,我們已經開發出一套安裝在車輛上,配合平板電腦在移動中使用的熱像儀系統,這款熱像儀系統適用于對整個傳送帶系統進行安全移動式熱監控。 ”
由于測試很成功,從2015年12月開始,在布洛芬和Vereinigtes Schleenhain的煤礦和露天礦區,這套移動式熱成像監控解決方案已經成為了米普拉克(MIBRAG)的新標準。但來自 Inau公司的克勞斯·弗洛(Klaus Flocke)先生仍然任重而道遠: “ 由于實驗非常成功,我們已經準備在發電廠和灰塵廠也進行測試。 ”克勞斯·弗洛(Klaus Flocke)先生和米普拉克(MIBRAG)因此繼續踐行其安全承諾-而在FLIR,我們也因能夠為他們的事業做出貢獻而深感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