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機械機構離不開軸承,特別是汽車行業,航空等方面更是離不開。本文將介紹中達數控H6-T在汽車軸承行業中的應用。
【Abstract】 Without the bearing,the mechanical agencies cannot work,especially in auto and aviation industry. This paper will introduce the Delta's H6-T applicated in auto bearing industry.
【關鍵詞 】軸承;汽車
【Keywords】 bearing;auto
1 配置
1.1 H6-T 三軸車床版
1.2 B2 伺服1KW*1、1.5KW*1、2.0KW*1
2 工藝介紹
磨床最大特點就是使用成型砂輪靠近工件,就能完成產品加工,因而最關鍵的部分就在于對砂輪的修正。工藝介紹如圖1所示。
其中,藍色部份為砂輪需要修整出來的形狀,最高點到最低點為4μ的圓弧。此外,新
砂輪需要有單獨的修整動作,而舊砂輪修整時需要自動將修整量自動補償進去。當砂輪小于
制定直徑時需要有報警機制。不僅如此,修整需要進行獨立畫面設置,以改變圓弧凸度的形
狀。
圖 1 工藝介紹圖
2.1 工藝實現
將砂輪放大看的話是一個對數曲線,不是標準圓弧的一部份,所以不能直接用G02或者G03指令實現。如圖2所示。
因而要轉成圖3所示圖形,將砂輪長度部份分成30等份,等份之間用直線進行連接,然后使用者只要設定沒一段的高度,即可以得到不用形狀的曲線,這部份參數需要做成畫面。
圖3 工藝實現圖
2.2 變量規劃
宏變量
功能(單位)
設定值
#500
新砂輪直徑(mm )
#501
砂輪現在直徑(mm )
#502
砂輪最小直徑(mm )砂輪報廢尺寸
#503
砂輪線速度(mm/s)
#504
新砂輪修整量(mm )
#505
砂輪每次修整的修整量(mm )
#506
兩次修整間加工工件數
#507
修砂輪的修整次數
#508
修整跳進量
#509
修整速度(mm/min )
#510
新砂輪X 軸起始加工位(mm)
#511
X 軸起始加工位(mm)
#512
Z 軸起始修整位(mm)
#514
快進量(mm )
#515
快趨量(mm )
#516
粗磨余量1 (mm )
#517
粗磨余量2 (mm )
#518
精磨余量(mm )
#519
光磨余量(mm )
#520
快趨速度(mm/min)
#521
粗磨1 速度(mm/min)
#522
粗磨2 速度(mm/min)
#523
精磨速度(mm/min )
#524
光磨速度(mm/min )
#527
粗磨到位延時時間(sec. )
#528
光延時間(sec. )
#529
Z 軸原位(mm)
#530
Z 軸到位(mm)
#531
Z 軸中位(mm)
#532
Z 軸修整寬度
#533
X 軸修整凸度量
#535
尺寸補償量
#533
#540
0 :儀表磨 1 :定程磨
#541
0 :正常磨 1 :反修
#601
Z 軸進給總量的1/30,Y 軸的高度
#602
Z 軸進給總量的2/30,Y 軸的高度
#603
Z 軸進給總量的3/30,Y 軸的高度
#604
Z 軸進給總量的4/30,Y 軸的高度
#605
Z 軸進給總量的5/30,Y 軸的高度
#606
Z 軸進給總量的6/30, Y 軸的高度
#607
Z 軸進給總量的7/30, Y 軸的高度
#608
Z 軸進給總量的8/30, Y 軸的高度
#609
Z 軸進給總量的9/30, Y 軸的高度
#610
Z 軸進給總量的10/30, Y 軸的高度
#611
Z 軸進給總量的11/30, Y 軸的高度
#612
Z 軸進給總量的12/30, Y 軸的高度
#613
Z 軸進給總量的13/30, Y 軸的高度
#614
Z 軸進給總量的14/30, Y 軸的高度
#615
Z 軸進給總量的15/30, Y 軸的高度
圖4 宏變量定義圖
2.3 畫面規劃
圖5 畫面規劃
2.4 MARCO 規劃
對于一個主程序調用需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 新砂輪修整速度比較快,只要修整到指
定直徑即可。 其次, 舊砂輪修整需要根據前一次修整量再進行修整,并且修整到指定最小直
徑時會有報警 。最后, 加工程序需要根據已經修整過后的砂輪直徑進行加工位置調整
圖6 MARCO 規劃
2.5 伺服調整
由于圓弧的高度只有 4 μ ,而且需要分成 30 等份,所以 Y 軸的精度所以是 0.1 μ 。 B2 伺服為 16W 脈沖一圈,螺桿節距為 6mm ,所以 B2 的精度是足夠的 。因此 只需要電子齒輪比增大 10 倍,系統畫面改為 3/4 顯示即可。
2.6 加工效果
圖 7 加工效果圖
表面是看不出來效果好不好的,要用專業儀器才能看出弧度, 圖8 為 使用輪廓儀探測出來的曲線 。目前, 這個曲線已經優于 FANUC ,三菱等系統做出來的效果 。
圖8 使用輪廓儀探測出來的曲線
3 結束語
用 PLC 的價格實現 FANUC 系統才能 顯示的 效果 。以 超高的性價比 、 良好的操作性能 、 不需要記憶變量等的人性設計,取得客戶的 廣泛 認可 , 為 臺達 的系統逐漸切入軸承磨行業奠定一定基礎。
作者簡介
陳堅,男,出生于 1983 年 10 月,畢業于桂林工學院,數控技術與應用專業。現任中達電通股份有限公司機床行業處應用工程師,從事數控產品行業應用,提供中達整套機床解決方案。有多年機床行業應用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