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控系統圖像傳輸構成 本工程監控系統圖像傳輸主要包括:道路外場沿線和隧道內的攝像機圖像上傳到相應收費站,各收費站通過編碼器對視頻進行壓縮經過通信系統上傳到監控中心。本工程包含赤水收費站、石城北收費站、固村收費站、瑞金北收費站、瑞金南收費站共計5個收費站。 在赤水隧道、廣石隧道、長埠隧道 瑞金一隧道、瑞金二等隧道內間距約為150米設置一臺配有防護罩、自動光圈的定焦距攝像機。本設計推薦方案:以上所有隧道內、外視頻檢測數據傳輸采用光纖鏈狀方式上傳到相應收費站的節點視頻光端機 (且外場節點機均采用光保護在某點位設備斷電或損壞的情況下不影響該鏈路的其他設備),通過局端機輸出顯示及存儲。中心的節點式視頻光端機將數字信號轉化為視頻信號接入到視頻分配器,再將視頻接入視頻控制矩陣、事件檢測系統和多路數字硬盤錄象機等。
二、數據傳輸構成 本工程外場的包括信息發布屏的信息發布、雷達測速、氣象站及隧道內的CO/VI(一氧化碳和能見度檢測),道路外場沿線的信息通信和隧道內的CO/VI均通過數據光端機上傳到相應收費站,各收費站通過串口服務器對數據進行編碼經過通信系統上傳到監控中心。由相應的軟件進行分析和控制。 三、數字非壓縮視視頻傳輸方案 節點式數字光端機,采用非壓縮數字視頻傳輸方式,TDM(時分復用)技術和ADM(電分插復用)技術相結合。采用1.25G或2.5G的光傳輸平臺,在一芯光纖上同時傳送10或16路視頻信號,支持節點數多達16個,節點遠端設備可接入1~4路視頻信號,局端設備可實時輸出10或16路視頻。隧道內及外場的攝像機使用節點式數字視頻光端機通過數字非壓縮方式進行傳輸。在同一根光纖上可同時傳輸10路或多達16路視頻信號及云臺反向控制信號。

監控系統圖例: 前端將視頻信號接入到節點式視頻光端機的遠端機內,通過光纖逐級傳輸實現隧道洞口本地模擬視頻監控,能保證隧道內節點式遠端機傳來的信號仍然以數字光纖傳輸方式繼續向前傳送到隧道管理站,不損傷圖像傳輸質量。 以示意圖隧道1闡述各監控點的數據和圖象上傳到中心的實現方法為例,具體如下:最遠端的節點視頻光端機(節點1)的1路監控圖象轉成數字信號,通過光纖傳到節點2、3、4、5、6、7、8、9、10節點視頻光端機;在最近(節點10)的視頻光端機將自身監控圖象轉成數字信號及節點2、3、4、5、6、7、8、9的數字信號一起再通過光纖傳輸到收費站局端機。
該系統具有如下優勢和特點: 1、節點式光端機遠端和ADM光端機設備還具備光鏈路保護功能,當節點中某臺設備故障時能自動隔離故障節點,系統自動將光路直接接通,不影響整個鏈路傳輸。 2、系統具備網絡管理監測功能,能夠清晰直觀的反應設備的運行狀態。 3、信號綜合傳輸能力:視頻、音頻、數據、以太網信號綜合傳輸 4、廣播級視頻質量,CD級音頻質量視頻采用10BIT數字非壓縮編碼,完全實時數字視頻傳輸,視頻傳輸標準超過EIA RS-250C短程視頻傳輸要求,在全程傳輸過程中視頻信噪比>68dB;音頻采用24BIT數字編碼,音頻信噪比>100dB 5、高速數字光纖傳輸技術:采用高穩定的高速數字光纖傳輸技術,光纖鏈路非常穩定可靠。抗干擾能力和穩定性大大高與模擬光端機 6、適應苛刻的野外工作條件:適用于系列產品可在環境溫度范圍-40℃~+70℃、工作濕度0~95%(無冷凝)的狀態下正常工作,具備防塵、防鹽霧、防酸霧等性能,完全適用于工作條件更苛刻的野外環境。 7、網管功能:通過GUI軟件界面可監測每臺設備關鍵運行參數:如:收無光告警、光失步告警,視頻信號丟失告警、網絡連接異常告警、異步數據接口告警、設備工作環境溫度等;根據需要可任意設置設備地址;輪詢的方式查詢設備狀態,主動判斷故障類型和告警位置;開機自動搜索并獲取設備狀態信息。 8、安裝方便:發射機單獨機殼,箱體內安裝,獨立電源;接收機采用機架式安裝,系統可擴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