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三菱電機自動化中國微信公眾號

在自動化、智能化迅猛發展的當下,“人才”成為制勝關鍵。如何培養規劃、設計、檢測方面的專業人員?如何培養跨專業、跨學科的高素質人才?甚至如何發揮專業優勢并實現合作創新?這些課題需要多方協同解決。
12月22日,2018年度三菱電機自動化教育合作研討會在杭州隆重召開,近百名高校自動化專業老師聚首杭州,與三菱電機一起,以“人才”為紐帶,探討搭建緊密聯接企業、高校、終端用戶的綜合性平臺。
2018有哪些創新教學研究成果,未來將如何助力高校教學改革?請跟隨鏡頭一起走進杭州,參加2018年度三菱電機教育合作研討會,并見證浙江大學—三菱電機自動化實驗室揭幕儀式吧。
01開場致辭

三菱電機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董事、經營企劃室小黑誠司室長的中文致辭熱情洋溢,他對老師們在三菱電機教育合作中的努力和幫助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作為回饋社會的重要一環,多年來三菱電機以學校為基礎,與教育界展開深入合作,形成具有三菱電機特色的教育合作創新模式。希望未來獲得更多的支持,在自動化領域人才培養和教育改革方面取得更高的成績和更大的突破。
02年度匯報

三菱電機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經營企劃室市場部楊弟平向與會嘉賓匯報了2018年三菱電機教育合作工作的重要成果以及未來規劃。2018年,三菱電機與高校共建實驗室達到16個,均結合工業現場進行設計,按照“基礎實驗-綜合實訓-系統實踐”的路線推進,兼顧教學計劃,是教師科研、學生實踐、課程建設、創新創業、大賽對接的重要平臺。未來,三菱電機將秉持“優勢互補、力創共贏”的原則形成點對面的合作,將師生和終端用戶進行有效銜接,形成應用、操作、實踐、研發的良性循環生態。

e-F@ctory推進統括部戰略科張浩介紹了e-F@ctory 的技術發展歷程及在制造業的推進情況,e-F@ctory不斷進行技術迭代。如今,e-F@ctory增強在邊緣計算層的能力,通過MELIPC強大的硬件和軟件功能實現現場生產和信息管理層的協同,并通過組建Edgecross聯盟將軟件、機床設備、產業PC、設備制造等各方資源調動起來,助力智能工廠的建設。
03經驗分享

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顧大強教授從課程開設、教學改革、實驗室建設等方面入手,分享關于“校企共建實驗室,培養創新性本科人才”的實踐所得。

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電氣電子工程學院金文兵教授作“高職技術技能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的主題演講,揭示創新型人才素質內涵,并探索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途徑和方法。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自動化學院院長崔世鋼教授作“中國培養職教師資的搖籃”的專題分享,講述了該校發展歷史,以及職業類教師培育的重要性,并重點分析了機器人教育的四個層次和學院在機器人研發、教學方面取得的成績。
04年度頒獎
會議上,三菱電機向2018年度做出特殊貢獻的老師們頒發獎品,其中包括“2018年度實驗室建設貢獻獎”“2018年度教材編寫貢獻獎”和“2018年度大賽組織貢獻獎”。

▲小黑誠司室長為大賽組織貢獻獎獲得者-哈爾濱理工大學代表頒獎
浙江大學-三菱電機自動化實驗室
揭幕儀式
12月22日下午,與會嘉賓來到浙江大學的紫金港校區機械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共同見證“浙江大學-三菱電機自動化實驗室”正式揭幕。該實驗室是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實驗教學中心自2016年開始申報籌建的教學實驗基地,旨在形成跨學科、跨專業的綜合性、創新型實驗平臺。

實驗室參觀
實驗室中有基于三菱電機工業機器人的四工位LED手電筒組裝生產線一條、雙機器人協作平臺一個、帶視覺的機器人物料搬運平臺一個,可容納5個小組、20名學生同時開展試驗項目。

LED手電筒加工
LED手電筒生產線采用直線型布局,流水線總長8m,共包括四個工位,每個工位的機器人操作平臺都布置在傳送帶的內測,平臺的臺面尺寸為80cm*100cm,高度為75cm,各安裝有一臺三菱電機RV系列6軸工業機器人,以及不同的工裝設備,外側安裝安全光幕以保障人與設備的安全。

展車參觀
實驗室參觀后,嘉賓們參觀了三菱電機基于e-F@ctory數字工廠理念打造的展車,這條機器人模型定制生產線通過模擬加工、裝配、模擬鎖螺絲/噴漆、檢測、總控單元,輔以上下層流線,展示制作RV-7FL的塑料模型的整體生產過程,呈現數字化生產節能增效整體解決方案。



雙方合影留念,未來合作將更加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