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12日,上海] “首屆國際開放式工業自動化大會(ICOA)”今日于上海國際展覽中心隆重開幕,來自德國倍福、菲尼克斯、西門子等多家知名企業的領導人和工程師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工業自動化技術的現狀和未來發展。其間,德國倍福中國區技術主管劉衛列工程師作了題為“EtherCAT:高速工業以太網標準”的演講,詳細闡述了EtherCAT工業實時以太網技術的特點和性能,并簡要介紹了EtherCAT技術組(ETG)的情況。
演講中,劉衛列先生總體介紹了EtherCAT技術的實時能力、拓撲類型、診斷特征、開放性、安全可靠性等各個方面的技術特征,通過對現今現場總線技術的總體回顧和對比,指出EtherCAT具有通訊性能杰出、布線簡單、高度開放等特點,可以最大化地利用以太網所提供的巨大帶寬,并且成本低廉,適用于多種場合和設備。
劉衛列先生表示,通過EtherCAT,無需對以太網數據包進行接收、解碼、復制到各個設備這一復雜過程,而是在報文經過從站節點時讀取相應的編址數據并將輸入數據插入至報文中,整個過程中,報文只有幾納秒的時間延遲。由于發送和接收的以太網幀壓縮了大量的設備數據,所以可用數據率可達90%以上,有效數據率可達>100 Mb/s。由于EtherCAT借助于從站硬件集成以及網絡控制器主站的直接內存存取,整個協議的處理過程都在硬件中得以實現,因此,該技術完全獨立于協議堆棧的實時運行系統、CPU 性能或軟件實現方式。1000個I/O的更新時間只需30 µs,其中還包括I/O周期時間。單個以太網禎最多可進行1486字節的過程數據交換,幾乎相當于12000個數字輸入和輸出,而傳送這些數據耗時僅為300 µs。
此外,談及EtherCAT的經濟成本時,劉衛列先生強調指出,這是一種專為價格低廉的設備而開發的經濟型網絡技術。EtherCAT可以用簡單的線型拓撲結構替代昂貴的星型以太網拓撲結構,無需昂貴的基礎組件,還可以使用傳統的交換機連接方式,以集成其它的以太網設備。其它的實時以太網方案需要與控制器進行特殊連接,而EtherCAT只需要價格低廉的標準以太網卡(NIC)即可實現。
與會人員對這一技術表現出了極大的關注,就EtherCAT的拓撲結構、冗余、軟件源代碼等方面紛紛提問,會議現場學術氣氛濃厚,反響熱烈。

關于德國倍福
德國倍福(BECKHOFF)自動化有限公司總部位于德國威爾市。公司在世界各地設有分支機構,加上全球的合作伙伴,目前公司業務已遍及60多個國家。
倍福始終以基于PC的自動化新技術作為公司的發展理念,所生產的工業電腦、現場總線模塊、驅動產品和TwinCAT控制軟件構成了一套完整的、相互兼容的控制系統,可為各個工控領域提供開放式自動化系統和完整的解決方案。近20年來,倍福的元件和系統解決方案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以其“自動化新技術”為工業自動化的所有領域創立了一個標準。
自2001年3月倍福成立北京代表處以來,公司在中國的業務迅速發展,先后成立了上海代表處和廣州代表處。隨著各種具有良好性價比的新產品、新技術不斷進入中國市場,其勇于打破傳統控制模式,傾力推廣PC控制新技術的理念已被越來越多的中國用戶所接受。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陸Beckhoff中文官方網站www.beckhoff.com.cn。
關于EtherCAT
EtherCAT(Ethernet for Control Automation Technology)是用于工業自動化的以太網解決方案,其特點是性能優越、操作簡便。EtherCAT可以用簡單的線性拓撲結構來取代以太網常用的星形結構,也可以采用“傳統”方式,即采用網絡交換機進行布線,以便整合其他的以太網設備。主站無須專用接口卡,只需采用標準以太網卡即可實現與任何一臺以太網控制器的連接。因此EtherCAT也非常適用于小型和中型的控制領域,從而為分布式I/O開辟了新的應用領域。EtherCAT技術出色的性能打破了傳統現場總線的瓶頸,實現了一種與現代工業PC的強大運算能力相匹配的通信技術。
2005年2月,EtherCAT通過96% 的IEC會員投票表決,正式成為IEC規范——IEC/PAS 62407。除取得該項重要的標準之外,EtherCAT也正積極通過其它國際標準的認可。例如,EtherCAT目前已引入IEC 61784-2標準(測量和控制數字數據通訊——第二部分:基于實時應用的ISO/IEC8802-3通訊網絡附加框架),ETG專家目前正參與該項標準的發展制定工作。EtherCAT技術也將集成到國際現場總線標準的下一代標準IEC 61158和 IEC61800-7(電子功率可調速驅動系統框架與接口)之中。國際標準組織(ISO)已將 EtherCAT納入ISO15745標準。
關于ETG(EtherCAT技術組)
EtherCAT技術組于2003年11月創立,目前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以太網組織,也是發展最快的現場總線組織。截至2005年11月,已有235名成員,分別來自以下25個國家和地區:澳大利亞、澳地利、比利時、加拿大、中國、丹麥、德國、芬蘭、法國、英國、印度、以色列、意大利、日本、韓國、列支敦士登、荷蘭、新加坡、西班牙、瑞典、瑞士、臺灣、土耳其、烏克蘭和美國。
EtherCAT始終堅定認為,每個人都應有能力、有條件應用EtherCAT技術。ETG為來自不同領域的終端用戶、設備制造商和控制技術供應商提供了一個相互溝通交流的論壇,旨在支持和推廣EtherCAT技術。ETG廣泛覆蓋了多個工業領域,以確保EtherCAT能夠充分適應各類實際應用。根據這些反饋,系統合作伙伴可以在各類設備中實現硬件和軟件的簡單元件集成。
2004年8月,國際電子技術委員會(IEC)管理委員會批準承認EtherCAT技術組與IEC數字通訊委員會之間的合作關系:ETG現在已正式成為標準化合作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