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25-06-20 14:44 來源:IDC中國
近日,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了《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分析,2025:爭相入局,期待突破》(Doc # CHC53382625,2025年5月),本報告聚焦人形機器人核心架構的最新進展,涵蓋本體、小腦與大腦三大模塊,系統梳理多元企業的入局特征與戰略邏輯,對未來一段時間內人形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及典型落地場景進行展望。
多元入局激發行業活力,本體廠商引領發展當前,人形機器人市場正迎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布局,各行業龍頭紛紛入局,持續推動技術創新與應用場景擴展。
整體來看,當前行業主要涵蓋六類廠商:人形機器人本體廠商、服務機器人廠商、工業機器人廠商、汽車制造廠商、智能家居廠商以及手機廠商等。
從多個維度綜合考量,人形機器人本體廠商在行業中起到引領作用,其他類型廠商各具優勢亦存在挑戰,但均在積極探索、加快布局,有望通過補足短板、發揮長板,實現關鍵突破,共同推動行業發展。更多具體內容詳見報告。
技術持續突破,大腦成為亟待突破的核心
目前,人形機器人正處于技術加速創新的發展階段,行業百家爭鳴、蓬勃發展,圍繞本體、小腦、大腦三大核心技術架構持續演進,其中大腦成為當前的突破重點。在人形機器人本體方面,行業正沿“上肢”“下肢”雙向協同推進,在動作能力、協調性與靈活性持續優化的同時,下肢已具備基礎,上肢亟待突破,中國廠商有望在感知、執行、供能等關鍵模塊率先實現核心零部件的國產替代突破。在人形機器人小腦方面,隨著大模型的發展,控制方法正加速向具備泛化能力與自適應性的基于學習方式(如強化學習RL和模仿學習IL)演進,推動運動控制能力在近兩年實現了突飛猛進的提升。人形機器人大腦作為實現智能泛化的關鍵模塊,是當前最亟需突破的部分,正基于多模態大模型持續向具身智能模型演進。通過集成視覺、語音、觸覺等多模態感知輸入與生成式語言回復、動作指令輸出,實現從“看懂”到“做出”的智能閉環,支撐機器人邁向通用智能。當前,視覺是人形機器人主要的感知來源,融合視覺-語言模型與運動控制的大模型平臺正快速發展,主要技術路徑包括端到端的視覺-語言-動作模型、分層架構模型以及“大腦+小腦”協同的具身智能平臺。
市場加速成長,商用化進程分階段推進
在國家政策引導下,中國人形機器人行業正通過“應用驗證—技術突破”的雙向循環模式加速發展,吸引多元化廠商積極入局,協同構建產業生態,持續推動行業進步。
市場整體呈現出強勁增長態勢,2024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商用銷售出貨量約為2千臺,預計到2030年近6萬臺,復合增長率達95.3%。
結合技術成熟度與市場需求演變,人形機器人的商用化進程可劃分為近期(1—3年)、中期(3—5年)與遠期(5—10年)三個階段,不同階段的應用重心與價值實現路徑各具特色。
IDC 中國機器人與物聯網領域研究經理李君蘭表示,人形機器人作為具身智能機器人的高階形態,正處于技術加速與產業化落地的關鍵階段,行業呈現百家爭鳴、蓬勃發展的態勢。目前,人形機器人正從技術驗證階段向初步應用過渡,在這一階段,多元化廠商的積極參與,有助于推動技術快速迭代,加快商業化落地進程和市場教育。盡管產業化進程仍需時間與耐心,但多方力量的持續投入,正不斷加速整個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