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24-10-16 10:52 來源:中國化工報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及我國推進新型工業化的背景下,我國制造業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智能制造相關產業規模持續增長。10月10日,賽迪顧問發布《2023—2024年中國智能制造發展研究年度報告》(簡稱《報告》)稱,2023年中國智能制造相關產業規模達2.8萬億元,同比增長14.9%;未來3年將持續保持每年15%以上高速增長態勢;預計到2026年,智能制造相關產業規模有望接近4.5萬億元。
《報告》指出,在政策支持和技術創新的雙重驅動下,中國制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2023年,中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市場規模達到4623億元,同比增長8.8%。其中基礎設施投入占比高達46.5%,IT服務及軟件需求快速增長。展望未來,預計到2026年中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支出將達到6090.5億元,年均增速超過9%,其中軟件和IT服務支出占比將提高,成為推動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力量。同時,工業互聯網平臺、智能制造和工業軟件云化等將成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趨勢。
賽迪顧問認為,未來智能制造發展面臨3個重要趨勢。一是定制化生產與服務化轉型正成為制造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其中定制化生產強調以市場具體需求進行生產,實現產品的高度個性化和差異化;服務化轉型意味著提供與產品相關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售后服務等增值服務變得越來越重要。二是人工智能(AI)的迅速發展將帶來智能制造競爭格局的重新洗牌。當前,AI技術加速升級迭代,成為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驅動力。AI的持續發展使得智能制造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張,未來10年預計為制造業帶來4萬億美元的增長空間。三是綠色低碳成為智能制造發展的關鍵任務。我國在政策層面提出“到2030年綠色工廠產值占制造業總產值比重超過40%”的任務。這也要求智能制造相關產業應加強綠色理念和技術的融入,推動行業向綠色低碳的可持續方向發展。
賽迪顧問數字轉型研究中心劉天一認為,要加快推進智能制造相關產業發展,政府層面應以發展智能制造為抓手推進新型工業化,并鼓勵引導中小企業加速數字化轉型;企業層面,制造企業應推動制造技術與經營模式的相互融合,智能制造供應商應優先深耕細分行業;投資機構層面,要重點關注具備核心技術創新能力的智能制造相關企業,并持續關注AI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