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22-02-23 14:28 來源:中工網
2月21日,記者從重慶市經信委了解到,2021年,重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2.6萬億元,增加值增長10.7%、創近六年新高;兩年平均增長8.2%,列全國第7位。
“有規模、有速度、有質量、可持續,是去年全市工業經濟主要發展態勢。”重慶市經信委負責人表示,去年重慶工業經濟發展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提質,呈現出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創新能力持續增強、數智引領態勢彰顯、綠色水平穩步提高、協同開放縱深推進、服務水平全面提升等特點。
數據顯示,2021年,重慶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8.2%、18.1%,占工業比重分別為28.9%、19.1%。工業投資兩年平均增長7.4%,高于全國平均1.8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技改投資增長26.2%,占工業投資比重達34.6%,提高4.7個百分點。
規上工業實現利潤1877.5億元,兩年平均增長28.5%,高于全國10.3個百分點;營業收入利潤率達6.92%,提高1.07個百分點;規上工業資產負債率56.3%,下降0.5個百分點。工業稅收占比達28%。
據介紹,2021年,重慶通過主抓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支柱產業提質、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供應鏈提升,使得重慶戰略性新產業兩年增加值平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5.1個百分點;兩大支柱產業中,汽車產業中高端新車型持續熱銷,電子信息產業加快補鏈成群;“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逐步完善,特別是實施重點產業鏈“鏈長制”,70家領軍企業產值增長貢獻率達到45.5%。
在創新能力方面,重慶實現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零突破”,形成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40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014家,市級工業和信息化重點實驗室77家,重慶有研發機構和研發活動的規模工業企業占比分別達30%、45%;入選全國首批“工業設計特色類示范城市”,累計建成10個國家級和101個市級工業設計中心;中國軟件特色名城創建進入試點。
在綠色工藝方面,2021年,重慶完成節能、節水、清潔化改造、資源綜合利用等項目41個,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4.7%;新建市級綠色工廠56家、綠色園區5個,累計分別達171家、15個;形成國家級綠色工廠17家、綠色園區2個、綠色設計產品7種、綠色供應鏈3條,累計分別達52家、5個、48種、5條。
此外,2021年,重慶還聚焦落實碳達峰碳中和、能耗“雙控”要求,堅持走“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協同發展之路,產業綠色低碳轉型步伐加快。支持節能、節水、清潔化改造、資源綜合利用等項目41個,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4.7%,大宗工業固廢利用率達到88%。
據悉,2022年,重慶工業經濟發展的目標為: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工業投資增長7%左右;規模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增長10%左右;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140家;推動1250項智能化改造項目,新建10個智能工廠、100個數字化車間,新增1.5萬家企業“上云用數賦智”,在汽車、裝備、電子等產業建設10個創新示范智能工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