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21-09-30 09:03 《中華工控網》原創
當前,制造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邁向工業4.0的數字化新階段,生產流程、業務模式、管理方法等,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新業態不斷產生。而支撐這一改變的,正是包括數字孿生、開放自動化、5G、低代碼、工業物聯網、機器人在內的一系列數字化最新技術。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在智能制造成為國家戰略、新基建加速布局的大背景下,加快創新技術向更深層次和更廣領域的滲透和融合,成為數字化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目標的重要一環。
對制造業發展而言,數字化轉型已不是“選擇題”,而是關乎生存和長遠發展的“必修課”。但如何破解制造業數字轉型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切實有效推動制造業產業升級,成為現階段備受關注的焦點。
為了探討新階段制造業數字化發展前景,充分發揮行業領導企業技術優勢,推動自動化新技術的創新應用,助力中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2021年9月29日,中華工控網聯合博聞創意會展(深圳)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21工業數字化技術創新論壇在ELEXCON深圳國際電子展暨嵌入式系統展同期舉行。會議邀請到貝加萊、施耐德電氣、臺達、威綸通、飛凌嵌入式五家企業做了精彩分享。
貝加萊技術工程師-王玉龍
智能制造最為核心的訴求在于如何高效低成本的解決小批量、多品種生產的問題,傳統的制造技術面臨著在輸送、通信、軟件等多個方面的問題。在本次會議上,貝加萊技術工程師王玉龍介紹了其針對柔性制造的解決方案。其中,貝加萊的ACOPOStrak/ACOPOS 6D柔性輸送技術,解決了在傳統產線中輸送效率低、不易于協調,無法實現“按需生產”的柔性需求,并且缺乏數據溝通能力,而全新的ACOPOStrak和ACOPOS 6D則突破了傳統機械輸送的瓶頸,使得被加工對象可以在產線中按需流動,并大幅簡化機械結構,讓整個產線達到極高的生產柔性。
施耐德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與平臺負責人-王強軍
數字化轉型必須打破信息孤島現象,實現IT和OT的有機融合。施耐德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與平臺負責人王強軍談到,傳統的自動化系統,限制了企業IT技術的應用,而專有而封閉的系統讓大部分企業錯失轉型升級商機。他認為未來的自動化平臺是開放的、融合的、統一的,開放自動化是未來工業的必然發展趨勢,只有開放的自動化平臺才能融合OT與IT以應對未來挑戰?;贗EC614999標準的施耐德電氣EcoStruxure開放自動化平臺可以滿足上述所有要求,能貫穿企業的整個生產生命周期,真正做到將自動化應用程序與硬件分離,將原生的IT與OT融合,為企業管理好每一份資產。
臺達智能制造事業部營銷總監-楊應龍
在工業自動化領域深耕多年的臺達,積累了豐富的制造管理經驗和設計研發能力,在各行業擁有豐富的應用實例。臺達智能制造事業部營銷總監楊應龍表示,面對數字化制造時代的來臨,臺達以電力電子核心技術結合產業知識,以自身發展工廠的整合經驗,串連智能產線、生產管理和數據分析,向客戶提供涵蓋整廠智能化的解決方案。比如,針對電子組裝產業的痛點及挑戰,臺達提出專屬解決方案,落實數字化管理,整合自動化設備及工控組件、設備聯網與可視化管理平臺、制造執行系統等產品及先進技術,能夠完成對生產進度、在制品質量、設備效率與運作狀態、倉儲物流等進行管控,實現生產透明化,提高產線生產效率,減少重工數量,真正做到IT與OT的融合,實現一應俱全的智能化工廠。
威綸通產品推廣工程師-俞宗琰
威綸通是全球知名的人機界面品牌。論壇上,威綸通產品推廣工程師俞宗琰對人機界面在工廠應用的情況展開了演講,并深度剖析了Weincloud云組態平臺、EasyAccess 2.0遠程監控、MQTT物聯網方案、OPC UA設備通訊架構、cMT viewer集中監控,以及SQL sever數據整合在內的七大物聯網解決方案。他表示威綸通這些年一直聚焦物聯網行業,技術團隊深耕于制造業的各個領域,可以為合作伙伴提供價值之選。
飛凌嵌入式市場經理-薛凱
作為國內最早從事嵌入式技術的企業之一,飛凌嵌入式深耕智能設備核心平臺領域多年。針對客戶在硬件設計、軟件開發、生產與維護等方面的痛點,飛凌嵌入式市場經理薛凱結合一系列特色ARM核心板,深入闡述它們在醫療、5G、工業互聯網、電力等行業的應用。
100余名專業人士參加了本次論壇,并在活動期間與演講嘉賓展開積極交流。
會議現場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