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25-06-03 11:22 來源:財新網
中美關稅戰影響仍在延續,5月制造業供給和需求下降,景氣度降至榮枯線下方。
6月3日公布的5月財新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錄得48.3,較4月下降2.1個百分點,2024年10月來首次跌至臨界點以下。
國家統計局此前公布的5月制造業PMI回升0.5個百分點至49.5,連續兩個月收縮,但呈邊際改善態勢。
從財新中國制造業PMI分項數據看,5月供需均從擴張轉為明顯收縮。新訂單指數跌至榮枯線以下,且為2022年10月來最低,這部分受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的沖擊,當月新出口訂單指數在收縮區間進一步下行;由于需求低迷,生產亦結束了此前持續一年半的擴張,降至2022年12月以來最低。調查顯示,投資品類產量和需求下降較為明顯。
隨著需求趨冷,企業用工更趨謹慎,5月就業指數繼續在臨界點以下繼續下降,其中投資品制造企業用工量大幅減少。
需求下行導致企業減少采購,5月原材料采購量指數下行至收縮區間,但生產放緩更加明顯,原材料庫存小幅增加;銷量下降,疊加產品出境交付延誤,產成品庫存結束了此前連續三個月的收縮,轉為擴張。
由于需求疲軟,能源和化學品等原料價格下降,帶動5月購進價格指數在收縮區間走低;隨著市場競爭愈發激烈,企業以更大力度讓利促銷,出廠價格繼續下降。
盡管市場需求仍顯疲態,5月生產經營預期指數仍自4月的歷史性低位大幅回升,顯示在中美發布聯合聲明后,企業信心明顯獲得提振。不過企業預期仍低于長期均值。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表示,當前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依然偏多,外部貿易環境不確定性加大,疊加內部困難挑戰。二季度伊始,主要宏觀經濟指標顯著走弱,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增加。政策方面,前期支持性消費政策效果持續性需進一步評估,并根據實際情況推出接續舉措。更為重要的是,拉動內需應回歸收入基本面,需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改善就業環境,增強民生保障,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改善市場主體預期,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