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25-02-05 13:40 來源:南方都市報
人形機器人明星初創公司Figure與OpenAI“分家”。
2月5日,Figure創始人布雷特·阿德考克(Brett Adcock)宣布,終止與OpenAI的合作協議,完全自主研發端到端機器人AI模型。接下來30天內,Figure將展示一些“從未在人形機器人上見過的東西”。
Figure和OpenAI的合作維系了不到一年。2024年2月末,Figure官宣,OpenAI為人形機器人開發下一代AI模型。與OpenAI合作13天后,Figure旗下的人形機器人Figure 01得益于OpenAI視覺語言模型的加持,能和人類進行語言交互,并自主完成指令動作。整個過程中,OpenAI的大模型負責視覺推理和語言理解,而Figure AI的神經網絡處理快速靈巧的機器人動作。
但雙方合作有了罅隙。阿德考克接受科技媒體TechCrunch采訪時稱,此次合作的關鍵問題在于整合。OpenAI是一家規模龐大、業務廣泛的公司,其智能模型也與之匹配。而將人工智能應用于機器人等物理實體的具身智能,并非OpenAI的核心關切。相反,正確的解決方案是構建一個端到端(End-to-End)AI模型,專注于為特定硬件提供動力。
所謂端到端AI模型,是指從問題輸入到結果輸出一氣呵成,無需對問題進行分解和分析。
阿德考克意識到:“要在現實世界中大規模地解決具身智能的問題,就必須實現機器人人工智能的垂直整合。我們不能外包人工智能,正如我們不能外包硬件一樣。”
Figure成立于2022年5月,去年2月籌集到一筆高達6.75億美元的B輪融資,吸引了包括英偉達、微軟、OpenAI、貝索斯等在內的明星機構和投資人。公司估值隨后攀升至26億美元。
去年8月6日,Figure推出第二代機器人Figure 02,重新設計了機器人的硬件和軟件,提升了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電池、傳感器和執行器等關鍵技術。Figure 02的頭部和軀體前后嵌入6臺RGB攝像頭,用于感知和理解物理世界。借助內嵌的視覺語言模型(VLM),Figure 02搭載的攝像頭能快速進行常識性的視覺推理。其搭配的靈巧手擁有16個自由度,負載能力與人類相當,可以抓取25公斤的物體。
這款人形機器人被部署到位于南卡羅來納州的寶馬斯帕坦堡工廠。據寶馬官網去年8月一份新聞稿介紹,在為期數周的測試中,Figure 02成功將金屬板零件插入特定夾具中,并將其組裝為底盤的一部分。寶馬正在與Figure合作測試和評估人形機器人如何安全應用到汽車生產。不過,寶馬未制定正式采購Figure機器人的具體時間表。
Figure 02在寶馬工廠實訓。圖:Brett Adcock的X賬號
阿德考克去年11月在社交平臺稱,通過汽車生產線上的測試,Figure 02的執行速度提升4倍,準確度提高7倍。他說:“隨著我們部署更多機器人,收集更多數據以改進AI模型,情況將只會變得更好。”
從今年年初開始,Figure邁開機器人商業化的步伐。1月以來,阿德考克先后透露,Figure 02已完成兩筆商業交付。但他并未公布這兩筆交易的采購方、售價、銷量等細節,僅稱“最新客戶是美國最大的公司之一”。
“在商業方面,我們的策略是專注于少數幾個客戶。”阿德考克說,在初期階段,比起廣撒網式地拓展眾多客戶,Figure更傾向于在精選客戶群體中實現縱深發展,這種垂直深耕的模式能帶來更高運營效率。
OpenAI除了此前和Figure合作,還在2024年1月領投了挪威人形機器人初創企業1X Technologies。今年1月31日,OpenAI向美國專利商標局 (USPTO) 提交了一份涉及人形機器人的商標申請,列出了“用戶可編程的人形機器人”和“具有通信和學習功能,用于協助和娛樂人類的人形機器人”。此舉被外界解讀為OpenAI有意直接下場研發人形機器人。
OpenAI也正在重建其機器人團隊,去年11月聘請了Meta的前硬件負責人Caitlin Kalinowski來領導公司的機器人和消費硬件業務。OpenAI曾在2020年解散了機器人團隊。
今年1月11日,Caitlin在社交平臺宣布OpenAI正在招聘首批機器人開發崗位。其中包括一名系統集成電氣工程師,幫助設計機器人的傳感器套件;一名機械產品工程師,負責制造機器人的齒輪、執行器、電機和連桿;以及機器人團隊的一名技術產品經理(TPM),負責帶頭開展數據收集實驗室的后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