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25-04-14 10:53 來源:環球網
4月12日,“仿生視覺產業與投資研討會”在上??茖W會堂舉行。
本次會議由我國仿生視覺領域知名專家、上海大學仿生視覺與類腦智能研究所所長張曉林教授組織、發起。來自上海科委、經信委,中科院、北大、清華、復旦、上海交大、同濟等知名院所,上海機場、科大訊飛、小米、新松機器人、京東方、上汽、榮耀終端、泰拉爾(中國)、隱冠半導體等知名企業,以及投資界代表等數百名人士,圍繞“仿生眼技術及其產業化落地”等主題,展開了深入研討。
近年來,智能機器人產業取得迅猛進展,逐步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引領力量之一。據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 發布的《2025年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藍皮書》預測,202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銷量有望達到1.24萬臺,市場規模63.39億元;到203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銷量將超過500萬臺,市場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
另一方面,隨著世界經濟長期陷入低迷,各個國家均在找尋實現生產力突破的方向及抓手。先進科技如何快速產業化落地與商業化運營,成為政府、行業、投資等各界更為關注的問題。機器人行業盡管在基礎理論、性能效率等方面不斷完善、快速迭代,但距離穩定成熟的商業產品,依然存在較大差距。
張曉林教授
“仿生視覺技術,能夠加快機器人的產業化落地,全面走入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場景。”上海大學仿生視覺與類腦智能研究所所長張曉林說。
仿生眼技術,即模仿生物視覺系統的人工智能視覺感知技術。在會議主旨演講中,張曉林表示,當前機器人難以達到產業化應用標準的主要阻礙之一,是視覺領域存在缺陷。傳統機器視覺依賴固定算法和有限的數據處理能力,無法形成立體視覺,導致機器人沒有足夠的信息獲取與判定能力,在復雜動態環境中完成快速追蹤目標、空間位置判定等高效、準確的響應執行。而仿生眼技術能夠大幅提升機器人的感知能力,讓機器人“看得更清、反應更快” ,同時具備實時學習和自適應能力。在當前普遍期待機器人產業化落地的背景下,仿生眼有望開啟機器人產業化浪潮。
現場觀眾與仿生眼互動
據張曉林介紹,仿生眼技術經過國內外數十年的成果積累,日漸趨于成熟。部分國內企業如愛觀視覺等,其產品已經率先在上海地鐵1號線弓網在線監測中投入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近期還將在農業果蔬采摘、低空空域、公共安全等領域實現更加高效和智能的應用。
研討會上,上海機場集團、中科院西藏高原所、隱冠半導體、上海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等單位,分別介紹了仿生眼技術在各自領域的應用情況。根據GGII的預測,全球機器視覺市場規模到2028年有望接近1400億元。2024-2028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8.20%。
“再經過一段時間的集中攻關,包括進一步降低成本等,仿生眼將從根本上把機器人的工作效能與應用范圍提升到新的高度,深度影響和改變社會生產、生活場景,帶領人類邁入更高級的社會形態。”張曉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