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25-03-07 15:22 來源:券商中國
今天早上,多家媒體報道稱,3月6日,上交所舉辦“未來產業沙龍”人形機器人產業座談會,20余家產業鏈上市公司、擬上市企業與券商、創投機構、銀行等專業機構參加會議。本次座談會以“對話未來伙伴:人形機器人”為主題,通過主題演講和圓桌討論,聚焦產業發展熱點話題,展開深度交流,推動資本市場積極擁抱和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
央視一套官微亦于清晨發布消息稱,人形機器人又有新突破!近日,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發布了“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自主站立控制算法”,讓機器人可以在不同地形、不同姿勢下,自主、平穩站起。
兩大重磅
年初以來,深度求索(DeepSeek)和宇樹科技等中國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其精彩表現引起了全社會乃至全球的高度關注。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培育具身智能等未來產業,大力發展智能機器人等智能制造裝備,再次引發各方熱議。
為深入學習貫徹相關政策精神,3月6日,上交所舉辦“未來產業沙龍”人形機器人產業座談會,20余家產業鏈上市公司、擬上市企業與券商、創投機構、銀行等專業機構參加會議。本次座談會以“對話未來伙伴:人形機器人”為主題,通過主題演講和圓桌討論,聚焦產業發展熱點話題,展開深度交流,推動資本市場積極擁抱和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
參會企業呼吁強化產學研協同,就運動控制、感知交互、能耗效率等關系到機器人性能及應用的相關技術加大研發投入,共同攻克難題,更好應對人形機器人日益激烈的全球技術競爭。
推動商業化落地需要促進產品研發與應用場景深度耦合。參會企業認為,在成長初期要充分挖掘人形機器人在工業制造、醫療、教育、救援等領域的客戶需求,提高產品的功能性、穩定性和安全性,為后續的規模化應用打好基礎。
與此同時,產業健康發展也離不開本體廠商與供應鏈上游的耦合。參會企業希望整機廠商能與各零部件供應商共同成長,用好我國制造業固有優勢,提高關鍵部件適配性,減少重復投資。
此外,考慮到人形機器人研發成本高、難度大、依賴大量數據開展訓練,相關企業也建議有關方面能夠引導資金、數據等資源要素進一步向人形機器人產業聚集。
上交所有關負責人表示,上交所將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決策部署,下大力氣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緊緊圍繞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新質生產力發展需要,健全資本市場功能,多舉措加強對科技型企業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下一步,上交所將在中國證監會指導下,抓緊完善“科創板八條”“并購六條”相關配套措施,增強科創板各項制度包容性、適配性,發揮科創板支持科技創新的獨特優勢,提升科創板服務科技自立自強和未來產業發展的能級。
與此同時,央視一套官微今天清晨發布消息稱,人形機器人又有新突破,可以自主起身站起來了!近日,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發布了“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自主站立控制算法”,讓機器人可以在不同地形、不同姿勢下,自主、平穩站起。
將現實重建成虛擬世界,讓機器人在虛擬平臺上邊訓練邊采集數據,學成之后再將技能從虛擬遷回現實,部署到真實機器人身上,通過這樣的閉環反饋,上述團隊打通了一條虛實貫通的具身智能進化技術路線,縮短了機器人在特定環境的訓練時間和成本,也提升了機器人面對不同場景的適應能力。目前,通過這條技術路徑訓練出的機器人,已能精準完成插拔插銷、取物裝箱、實時避障等操作與移動的復雜任務,大幅縮短了訓練與成長的周期。
產業大爆發前夜
其實,從政策和產業的氛圍來看,人形機器人是利好不斷。
據機構統計,首先,2月28日,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等部門發布《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創新與產業培育行動計劃(2025-2027年)》,目標是到2027年,原始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圍繞具身大小腦模型、具身智能芯片、全身運動控制等方面突破不少于100項關鍵技術,產出不少于10項國際領先的軟硬件產品,具身智能上下游產業鏈基本實現國產化。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建設世界模型仿真、數據采集、中試驗證、場景開放測試等一批新型研究創新平臺,建設統一的具身數據采集管理、測試驗證標準,支撐不少于100家創新主體開展技術創新,提升產品迭代速度。
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培育產業鏈上下游核心企業不少于50家,形成量產產品不少于50款,在科研教育、工業商業、個性化服務三大場景實現不少于100項規模化應用,量產總規模率先突破萬臺,培育千億級產業集群。產業生態持續優化,建設不少于2個具身智能特色產業集聚區,打造具身智能領域產教融合基地,營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具身智能產業生態。
其次,重慶市經信委公布第一批“揭榜掛帥”項目單。日前,重慶市經濟信息委公布全市具身智能機器人方向第一批“揭榜掛帥”項目單,列出“開源社區、開放場景、技術攻關”3類共12個項目,其中賽力斯汽車有限公司、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馬上消費等企業的項目入選。
最后,智元機器人推出自主研發的大型仿真框架。2月25日,智元機器人正式宣布推出自主研發的大型仿真框架AgiBot Digital World,為機器人操作提供靈活的仿真數據生成方案、預訓練的大規模仿真數據和統一的模型評測標準,同步開源海量仿真數據。
根據工信部2023年發布的《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到2025年,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大腦、小腦、肢體”等一批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整機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實現批量生產;到2027年,人形機器人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應用場景更加豐富,相關產品深度融入實體經濟,成為重要的經濟增長新引擎。據業內估算,截至2024年底全國人形機器人企業已近百家,并有30余家企業宣布2025年開始商業化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