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24-11-07 15:58 來源:湖北日報
工業軟件被公認為工業制造的“大腦和神經”,它的應用橫貫從研發到生產的各個環節,對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質量、提高管理水平有著直接作用。
曾經,工業軟件領域的聚光燈下,只有海外廠商起舞。如今,勇闖“無人區”30余年,開目軟件已代表國內工業軟件廠商,有能力為全球制造業升級提供“中國方案”。
“這是我們8月剛剛推出的三維制造成本分析與估算軟件3DDFC,國內首款!”11月4日接受采訪時,開目軟件總經理寧靜波不無驕傲。
在智能制造和工業4.0的背景下,制造成本的控制成為企業贏得競爭的關鍵。據已使用該軟件的一家航天領域客戶反饋,3DDFC應用后,將其單個零件的成本估算時間由原先的2至4小時縮短至僅需1至3分鐘,且估算最大誤差控制在10%以內,大幅提升其生產質效。
單個領域的突破背后,源于公司長期以來的定力與堅持。1994年,開目推出中國第一款商品化的國產CAD軟件,也是當年國內唯一一款基于畫法幾何的工程設計繪圖軟件;1996年,推出中國第一款商品化的CAPP軟件,開創了“所見即所得”、圖文一體的工藝編輯模式;2010年,推出中國第一款3D可視化裝配工藝規劃軟件3DAST;2012年,開目軟件推出中國第一款3D機加工藝規劃軟件產品3DMPS;2015年,推出國內第一款商品化的可制造性分析軟件3DDFM;2022年,推出國內首款基于云原生、微服務的設計工藝制造一體化平臺KMPLM CLOUD,再次擴大了開目數字化工藝與制造產品陣營……
“一個個‘全國首款’的面世,不僅為公司積累了海量的生產數據與開發經驗,還鑄就了寬而深的技術護城河。”寧靜波介紹,一款用在某壓縮機國產化制造基地的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開目PLM,從面世到迭代升級,公司花了將近21年時間,“最新一代的產品開目PLM不僅實現了完全國產化,關鍵性能指標也超越了國外同類產品。”
當下,開目軟件與航空航天、高科技電子、汽車、工程機械等行業中的多家標桿客戶開展合作,其下游產品被廣泛應用于國產大飛機、高鐵、大型盾構機等“大國重器”上,高端客戶市場占有率在國產工業軟件中名列前茅。
隨著制造業信息化走向集成化、智能化,僅提供單一產品的工業軟件企業已不具備競爭力。為此,開目軟件將一系列“單項冠軍”化整為零,形成了涵蓋設計、工藝、制造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其自研的KMCloud平臺,可全面支持下游企業的數字化研發、數字化工藝、數字化制造等業務場景“騰云駕數”,實現多組織、多租戶、跨地域高效協同,進一步夯實工業軟件平臺的整體競爭力。
“我們近年來還和銀河麒麟、統信等國產操作系統,飛騰、兆芯等國產處理器廠商,以及達夢數據庫等信創企業建立合作,匯聚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力量,合力構建可持續的工業軟件生態體系。”寧靜波說,公司員工人數已增長至近600名,分公司、辦事處在北京、深圳等多地牢牢扎根,持續為高端工業國產化貢獻“智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