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24-07-08 15:16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7月4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下稱“國地共建中心”)首次發布開源通用人形機器人公版機“青龍”,這是國內首款全尺寸通用人形機器人公版機。
為何發布公版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目前人形機器人產業面臨的一系列共性問題。比如硬件層面同質化重發研發,中小企業創新難;軟件層面動力學研發周期長,容易摔倒,穩定性不夠。
國地共建中心首席科學家江磊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手機行業曾經經歷了從公版機,到目前手機大廠的發展模式。公版機,也是促進人形機器人快速標準化,通用化最好的方式。等下半年,共創驗證沒有問題,會擇機完全開源。”
“青龍”人形機器人身高185cm,體重80kg,擁有高度仿生的軀干構型和擬人化的運動控制,支持多模態機動、多模態感知、多模態交互和多模態操控。其全身擁有43個主動自由度,最大關節峰值扭矩400N.m,算力可達400TOPs。
“青龍”人形機器人同時具備高機動下肢行走與輕量化高精度上肢作業能力,支持快速行走、敏捷避障、穩健上下坡和抗沖擊干擾等四大運動功能。
資料顯示,“青龍”由人形機器人(上海)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后者是由行業頭部企業成立的新型研發機構,注冊資本10億元。其已獲批省部級上海人形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并于2024年5月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授牌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國地共建中心,是人形機器人領域國家首個公共平臺。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張英曾表示,通過該平臺,將打造集技術研發、成果孵化、人才培育、平臺支撐為一體的創新生態,同時加快開源人形機器人原型機的研發。
為何國地共建中心選擇落戶上海?“上海市是高科技產業孵化和場景的聚集地,人才優勢明顯,尤其是可以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同時國際化也是上海很重要的優勢,人形機器人一定要和最先進的國際技術接軌,才能實現。”江磊解釋。
此外,記者了解到,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也正計劃成立總額超100億元的人形機器人產業基金,通過資本撬動,推動人形機器人產業生態的建立和發展。
“人形機器人產業基金我們設定為投早投小,包括必要的產業園建設。進度上目前還在策劃中。”江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