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24-03-25 15:49
近年來,受中美貿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能源和原材料價格波動等經濟環境變化的影響,制造業“招工難”問題進一步凸顯,呈現出總就業量下降、各類崗位全面招工難、就業吸引力下降等特征。
通過共享用工、業務外包、產線外包、崗位外包等多種靈活用工方式,支持有用工需求的制造業企業精準、高效匹配人力資源,成為解決“招工難”問題的路徑之一。
制造業用工問題與趨勢
1、制造業總就業量下降
近年來,制造業總就業量有所下降。如圖1所示,自2014年起,制造業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數有所下降。一方面,智能制造技術、人工智能和數字化技術等為代表的中高端制造業的蓬勃發展,出現了先進技術設備對勞動力的替代。另一方面,部分中低端制造業發展緩慢,削弱了就業吸納能力。
圖1 制造業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數(年底數)(單位:萬人)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2022年中國統計年鑒》
2、制造業勞動力青年人口占比相對滯后
如圖2所示,制造業35歲以下就業人口為38.3%,略高于全國各行業平均水平32.9%,在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個行業中排名第12,處于中等偏下水平。近年來,在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下,青年人對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就業意愿有所回升。但制造業,尤其是傳統制造業從業人員工資待遇普遍較低、工作時間長、工作內容枯燥乏味等現狀仍有待改善。
圖2 分行業35歲以下就業人口占比
數據來源:《中國人口普查年鑒-2020》
3、季節性需求和項目靈活性強
受產品特點或買方市場影響,制造業用工有淡旺季之別。譬如以出口貿易為主的小商品制造企業往往受其訂單方淡旺季銷量影響;以內銷為主的商品制造企業則受國內購物節影響;如空調、電暖氣制造企業則受使用季節的影響。
圖3 用工企業創建崗位量比例和組織平均崗位量
數據來源:《中國藍領群體就業研究報告2022》
4、崗位之間協作性強,技能要求逐漸提高
制造業靈活用工崗位需求多集中于技能要求相對單一的一線普通崗,如裝配工、操作工、質檢員、物流員等。隨著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和智能化生產的推進,對于技能要求較高的崗位,如高級技工、技師等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制造業靈活用工規模
1、全國靈活用工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增長變緩
圖4 2017-2024年中國靈活用工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年鑒,長江證券,WEC數據,
艾瑞咨詢,36氪研究院整理
2、制造業靈活用工需求大,規模超1500萬
根據《中國靈活用工發展報告(2022)》測算,制造業的靈活用工人員占比14.73%,但由于其從業人數規模最大,靈活用工人員規模為1530.2萬。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2023年6月發布的《市場機構助力穩就業促就業》,制造業等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高質量的人力資源支撐,制造業領域的人力資源服務占全行業服務總量的近40%。
圖5 各行業靈活用工人數占比
數據來源:《中國靈活用工發展報告(2022)》
3、超半數制造業企業積極推廣靈活用工
制造業中已有超過半數的企業已積極推行或計劃嘗試靈活用工,有43%的企業處于觀望中,其中多數公司未實施靈活用工的主要原因是擔心員工流動過大不利于穩定,以及擔心試錯成本過高。
圖6 制造業與服務業靈活用工使用情況
數據來源:美世《2023年靈活用工政策與實踐報告——服務業/制造業》
4、未來三年制造業企業對靈活用工持謹慎態度
與服務業相比,制造業相對而言對擴大靈活用工規模持比較謹慎的態度,54%的服務業企業靈活用工規模預計在三年內會擴大,但約40%的制造業企業傾向于保持不變,有5%的企業計劃縮減靈活用工規模。
圖7 制造業與服務業未來三年內靈活用工規模
數據來源:美世《2023年靈活用工政策與實踐報告——服務業/制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