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24-03-14 09:26 來源: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
近日,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動化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專家施耐德電氣在世界經濟論壇2024年年會上,就如何高效減碳、加快整體價值鏈綠色轉型等議題,和與會嘉賓展開了探討與經驗分享,并榮獲了由世界經濟論壇和麥肯錫咨詢公司頒發的建筑環境領域“循環燈塔”稱號,為各界企業協同價值鏈進行綠色轉型提供了優秀范例。
減碳迫在眉睫,利用現有技術聚焦能源轉型是關鍵
近年來,隨著氣候變化等不確定因素的增加,減碳行動的緊迫性不斷提升,人類需要充分利用現有技術以加快行動步伐。對此,施耐德電氣首席執行官何維克(Peter Herweck)表示:“能源消費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的80%,而能源轉型是當前減碳挑戰的核心。面對日益嚴峻的氣候挑戰,如果企業能充分利用現有技術,比如可再生能源發電、數字化、電氣化技術,在短期就能夠大幅提高生產運營過程中的能源效率、加快低碳轉型。”
施耐德電氣的實踐充分證明了這一途徑的有效性:早在2002年,施耐德電氣就將可持續發展納入公司核心戰略,通過部署多樣化的數字化運營系統,采用清潔能源、開展循環經濟等方式,推動業務的綠色發展。在循環經濟方面,施耐德電氣有29%的產品使用了綠色材料,這一比例到2025年將達到50%;22%的產品提供循環選項,且有半數以上的生產基地廢物回收率超過99%。在數字化方面,施耐德電氣2018年以來已幫助全球客戶減碳5.53億噸。
本次論壇期間,世界經濟論壇聯合麥肯錫咨詢公司為三家企業頒發了建筑環境領域“循環燈塔”的稱號,旨在表彰在住宅和商業基礎設施領域可持續發展卓有建樹的企業。施耐德電氣通過將端到端的循環理念廣泛應用于能源和樓宇自動化解決方案中,成為本次獲此殊榮的三家企業之一,為其他企業采取規模化行動、提高資源效率提供了可參考的解決方案。
打造綠色價值鏈 推動“范圍 3”減排
全球環境信息研究中心(CDP)的測算顯示,平均而言,供應鏈的碳排放水平是企業直接排放的5倍以上。以施耐德電氣為例,自身工廠的碳排放在整個供應鏈中只占10%,而90%的碳排放來自上下游。因此,除了關注自身業務,企業推動上下游伙伴減碳也十分重要。施耐德電氣首席戰略與可持續發展官Olivier Blum表示,“企業應具備更廣闊、長遠的視角,著眼于超越自身業務范疇的視角,幫助伙伴加快低碳轉型,推動全價值鏈邁向零碳。”施耐德電氣與可持續發展婦女行動(WAS)聯合發布的《供應鏈減碳:實現凈零碳排放的必經之路》報告也顯示,超過2/3的受訪企業正在監管壓力之下,與供應鏈伙伴共同開展減碳行動,同時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和金融實體正在逐步提高對供應鏈減碳披露的要求。
為強化價值鏈上下游即“范圍3”減碳,施耐德電氣長期堅持通過提供技術指導、咨詢服務等方式賦能上下游伙伴減碳。為進一步推動整體供應鏈轉型,施耐德電氣還最新發布了IMPACT 供應鏈計劃,該計劃涵蓋循環經濟模式與供應鏈設計,從員工、地球、客戶、績效四大方面行動:針對員工,施耐德電氣將通過賦能人才創新更好助力客戶減碳;針對地球生態,施耐德電氣將打造可持續、負責任、凈零排放的供應鏈,做出減排貢獻;針對客戶,施耐德電氣將依托可靠的供應鏈伙伴,保持生產質量在行業內領先;而在績效方面,施耐德電氣將通過先進技術、智能化、標準化的程序、協同強大的生態圈,助力全價值鏈的績效提升。
何維克(Peter Herweck)表示:“新能源、數字化等技術,和以循環經濟理念為代表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是我們獲得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同時賦能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秘籍。我們此次獲得的建筑環境領域‘循環燈塔’稱號不僅僅是一項榮譽,也讓我們得以在更廣闊的交流平臺上與伙伴們共同探索綠色發展的新機遇。未來,我們將繼續積極發揮先行者的優勢與經驗,攜手更多伙伴共同推動全社會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