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25-06-12 09:16 來源:中國電工技術學會
為推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理念深度融入電機學科與產業發展創新鏈與價值鏈,激發創新活力,務實推動更多優質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產力,2025年6月6—8日,中國電工技術學會聯合浙江大學先進電氣裝備創新中心、浙江大學、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杭州市余杭區人民政府,在杭州成功舉辦2025電機系統及其控制學科與產業交流大會。大會特邀浙江大學先進電氣裝備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夏長亮院士擔任大會主席,特邀湖南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海上風力發電裝備與風能高效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黃守道教授,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陳秋華和哈爾濱工業大學特種電機研究中心鄒繼斌教授等60余位專家圍繞當前電機系統及其控制領域的先進技術和裝備產業作精彩報告。大會設置電機設計、電機驅動與控制和電機材料與工藝3個分會場,以“學科產業緊密結合、報告內容前沿新穎”吸引學術界、產業界同仁齊聚一堂,來自電機系統及相關領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630余位專家學者到會學習交流。
大會開幕式現場
大會開幕式由南京師范大學原黨委書記胡敏強教授主持,夏長亮院士,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秘書長韓毅,杭州市余杭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人才辦主任張立分別致辭。
黃守道教授、陳秋華副總裁、鄒繼斌教授分別作題為《超大容量風電能量轉換系統的高性能服役關鍵技術及應用》《風電機組電機及其控制技術演進暨趨勢展望》《極端環境復雜工況電機關鍵技術》的主旨報告,大會主旨報告環節由蘇州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顧菊平,清華大學電機系黨委書記、長聘副教授鄭澤東主持。三位專家的主旨報告聚焦電機系統及其控制學科發展前沿、重點產業和國家重大工程需求,分享了最新科技信息。
與會嘉賓認真聆聽專家報告
大會成果發布環節由華中科技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院長胡家兵教授主持。杭州曦諾未來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COO夏宇軒、湖南大學海上風力發電裝備與風能高效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吳軒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國家脈沖強磁場科學中心黨支部書記曹全梁教授分別展示了《人形機器人關節模組與靈巧手研究》《變速恒頻水力發電技術》《磁控診療膠囊機器人》等工程領域重大科研成果,受到與會代表的高度關注。7日上午開幕式的精彩報告吸引了與會代表的積極參與,會場座無虛席,很多與會代表表示專家報告激發了創新思路,收獲頗豐,期待學會組織更多電機系統相關領域的科技交流活動。
華中科技大學曹全梁教授作成果發布報告 大會共設置“電機設計”“電機驅動與控制”“電機材料與工藝”三個分會場,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研究部主任溫旭輝研究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科責任教授、無人系統研究院能源動力技術首席專家郭宏教授,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梁得亮教授,華中科技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新型電機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曲榮海教授,上海電器科學研究院電機分院技術總監、上海電機系統節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總監李光耀教高,沈陽工業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張鳳閣教授,臥龍電氣驅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副總裁嚴偉燦教高,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沈建新教授,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副所長張弛研究員,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風電電機分公司總經理鄒應冬等60余位專家圍繞電機系統及其控制學科與產業的核心基礎、前沿技術分享精彩報告,面向電機系統性能提升、先進驅動與控制技術以及新型材料應用等熱點話題與前沿技術,多維度、多角度分享了對電機系統及其控制領域的真知灼見。現場氣氛熱烈,頻頻響起熱烈掌聲,與會代表均表示專家報告加深了對電機系統最新發展動向和科技成果的認識,拓寬了視野和思維。
分會場掠影
大會主辦方還精心策劃了“未來行活動”,組織與會代表參觀了杭州未來科技城城市展館、余杭區夢想小鎮和杭州錢江制冷壓縮機集團,為代表們沉浸式感受余杭創新生態發展脈絡、創業集群蓬勃活力以及智能制造前沿實踐等方面提供了寶貴機會。
技術參觀掠影
大會吸引了rtunit、上海科梁、鴻達、麥科信、兆威、ITECH、威衡科技、品致、研旭、峰岹科技、墨森科技、天煌教儀等十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前來參展,展品涉及工業仿真軟件、教學儀器、電源及電力電子測試設備、系統集成等相關技術解決方案,展位專業觀眾絡繹不絕。
大會展覽展示掠影
電機系統是航空航天、軌道交通、工業制造等領域高端裝備的動力核心。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化發展,電機系統領域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實現電機系統在極限性能突破、智能化躍升、綠色化轉型等方面跨越式發展,構建貫穿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續發展體系,已成為當前學術界與產業界共同聚焦的熱點問題。我會充分發揮專家智庫資源和平臺樞紐優勢,通過組織電機系統及其控制學科與產業交流大會,構建高水平交流平臺,促進前沿思想碰撞與知識深度融合,賦能電機產業生態高質量發展,為推動我國電機系統及其控制產業升級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