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22-06-28 10:48 來源:央廣網
今年在復雜嚴峻的形勢下,我國制造業穩步恢復,呈現出積極變化。如今,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已經超過了30萬億元,占全球比重接近30%。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占比分別超過15%和30%。近日,記者在多地調研時發現,無論是高科技集聚的東部省份,還是東北老工業基地都在以數字化為抓手,打造更“新”更“強”的制造業。
在廣東這家企業的數智中心,大屏幕上顯示著來自全國各地的訂單數據。在過去,每天要處理100多萬件規格不一的板材需求,全部處理完這些海量的信息需要2—3天。而現在經過“智慧大腦”的處理,只需要24小時就可以把生產信息分發給全國的生產基地,數字化轉型讓企業的銷售額從2015年的50多億元增長到200多億元。而在另外一家企業,也深刻感受到數字化帶來的好處。盡管企業營收受到疫情的影響,但仍然投入巨資搬遷到全新的工業園,在這里,全部生產線都變成了數字化生產車間。
圍繞數字化轉型升級,今年廣東省以工業互聯網為抓手,推動普惠性“上云”“上平臺”,探索推廣一批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典型應用場景,新推動50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
而在東北重工業基地遼寧沈陽,數字化改革也給這里的老國企帶來新生機。在沈陽一家專門生產壓縮機的企業車間內,一臺臺數字化工位機有條不紊地工作,圖紙、物料等生產信息在屏幕上一目了然。如今,依托數字化運營管理系統,他們的生產效率提升了將近30%。同時,通過服務上“云”,他們還為工業設備提供遠程監測、運維等全生命周期服務,“賣智慧”成為企業新的增長點,收入占比已達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