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22-06-13 09:50 來源:中國電子報
6月9日,由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產業聯盟(ICSISIA)主辦的“2022工業安全大會(ISSC2022)”以線上直播的形式召開。大會以“筑基安全 賦能工業新格局”為主題。與會專家就數字化、智能化時代工業安全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如何把握信息革命歷史機遇,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夯實工業互聯網安全基礎,培育創新發展新動能,開創數字合作新生態,打造網絡安全新格局進行了深入探討。
2022工業安全大會線上直播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桂衛華在致辭中談到,中國政府明確提出,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將安全的重要性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十四五”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要協同開展“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行動。“從上至下,我們已深刻意識到工業安全技術是維護國家安全、支撐產業轉型、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技術基礎和安全屏障,并且正在為構筑工業安全保障體系積極努力。在當前形勢下,要構筑完善的工業安全保障體系,希望科技界、學術界、產業界能在多個方面進一步創新發展,加速我國工業安全管理制度、核心技術、標準體系建設和發展,深化工業制造與互聯網融合發展,促進我國經濟提質增效、轉型升級。”
隨著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不斷加速,做好工業領域網絡安全工作對制造強國與網絡強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管理局網絡安全處三級調研員肖俊芳在會上表示,下一步將從四個方面推動工作:一是創新管理模式,扎實有序推進分類分級管理工作落地;二是強化標準牽引,指導企業宣標貫標達標示范;三是優化技術手段,加快提升網絡安全技術服務水平;四是促進產業創新,加大工業領域網絡安全產業供給能力。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管曉宏提出,網絡化、智能化和信息物理融合是信息科學與技術發展的趨勢,也是引領科技發展的前沿,由此形成的賽博(網絡)空間的安全性事關國民經濟發展和工業安全。他介紹了賽博空間安全體系中的各類安全問題,包括網絡安全、信息安全、內容安全、系統安全、信息物理融合綜合安全和數據安全,探討賽博(網絡)空間安全的挑戰和應對策略。
從最早的“震網”事件到Wannacry病毒事件,世界范圍內針對工控系統的網絡攻擊事件愈演愈烈,工控系統作為關鍵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網絡攻擊的重點目標。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實驗室運營總監夏冀表示:“為了提升我國工業企業工控安全防護能力,在上級主管部門指導下,我們于2021年成立了中電標協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防護能力推進分會。”他還結合工信部近期工作布局,宣貫《信息安全技術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防護能力成熟度模型》等國家標準要求,解讀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貫標工作流程、平臺工具及下一步工作規劃布局。
寧波和利時信息安全研究院有限公司產品總監、高級工程師王建民指出,可信計算技術體系全面使用商密算法,實現在工業嵌入式領域的可信度量和驗證,可以對啟動程序、操作系統、應用、數據、業務行為進行全面的度量控制,從而打破傳統以邊界防護為主體的網絡安全防護理念,構建基于控制系統本身的內生主動防護體系。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物聯網與工控安全測評實驗室副主任、副研究員鄒春明重點講解了工控防火墻、工控隔離、工控審計、主機白名單的主要功能、典型應用場景、部署應用時的關注重點,并對同類產品進行橫向比較,以及展望了工控網絡安全產品的發展趨勢。
會議期間,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網絡軟件與系統安全系副系主任、邊緣計算產業聯盟安全工作組主席沈晴霓發布了由邊緣計算產業聯盟組織編寫的《邊緣學習:隱私計算白皮書》。她表示,邊緣學習采取數據在就近的邊緣服務器/終端設備上本地化處理的方式,本質上就是隱私計算的一種實現方法,但是“云-邊-端”架構的邊緣學習模式又帶來了許多新的隱私泄露風險,并從邊緣學習的基本概念、分類和特征出發,分析邊緣學習的隱私泄露風險及隱私計算需求、給出邊緣學習中的主流隱私計算技術架構及實踐案例。
會上,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產業聯盟宣布2022年工業安全系統典型應用案例征集遴選活動正式啟動。北京網御星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戰略咨詢中心副總經理陳嘉,中汽中心首席專家、中汽數據(天津)有限公司部長張亞楠,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工業控制網絡與系統研究室、信息安全組組長/副研究員趙劍明,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信息安全室副主任、高級工程師張亞彬等與會專家分別從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工業數據安全體系探索、車聯網信息安全演進趨勢、工業測控裝備內置信息安全技術體系與應用、工業控制系統安全一體化發展等多個方面深入探討了新時代背景下工業安全新形勢、新挑戰與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