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22-01-21 10:22 來源:西門子工業業務領域
文| 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西門子大中華區數字化工業集團總經理 王海濱
1903年,西門子電機漂洋過海,被成功應用到青島啤酒廠的糖化鍋攪動裝置中。直至今天,這臺飽含歷史厚重感的老電機依然可以保持運行。它見證了青島啤酒的歷史發展與變遷,更見證了西門子與青啤跨越百年的友誼。如今,西門子與青啤的合作已經從一臺電機延伸至更廣維度和更深層次,我們也在合作的過程中彼此成就。我到現在還清晰記得2012年時任青島啤酒一廠釀造部部長助理肖剛說過:“我們選擇西門子,是因為我們相信西門子能夠提供出高水平的解決方案,我們也期待能夠使用西門子更加先進的產品。”
相通則共進。伴隨這樣的信任,西門子見證并參與了中國工業的每一次騰飛。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行業與行業、組織與組織之間數字化能力及需求的差異性日漸凸顯,數字化轉型場景也更為精細復雜,對技術、咨詢、集成等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需要與廣大的中國企業構建一種突破簡單商業互動的關系,這種關系應該是更深度的連接,是彼此互融和價值共生,這就是我們希望構建的“數字化創新共同體”。
數字化創新共同體是中國工業數字化進程全面深化的澎湃動能
如今,中國工業數字化進程已進入全面深化階段,數字化創新模式正從一家企業的單點突破走向生態間的融合共振。有“亞洲日用玻璃大王”之稱的廣東華興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華興玻璃)近年來開始探尋數字化轉型之路。自2019年4月起,西門子就與華興玻璃共同調研、評估、梳理、討論,量身打造出了一條數字化轉型的專有路徑。目前,華興玻璃的首家數字化燈塔工廠一期已于去年年底成功上線,未來西門子還將幫助其遍布全國的16家工廠進行數字化改造。
去年,我代表西門子參加了太古可口可樂中國首條數字化生產線的上線儀式。此次成功上線的制造信息系統(MIS)是西門子基于包含MindSphere在內的先進軟硬件產品和自動化、數字化技術,與太古可口可樂共同開發而成。在整個合作的過程中,雙方進行了技術、人力、資源等多維度的聯合共創。未來,MIS系統將作為可口可樂全球制造體系信息系統的標桿和基準,被推廣到其在中國內地的18家工廠中。但是,我們與太古可口可樂的共創并沒有結束,雙方還在持續對MIS系統進行優化,并部署諸如能源管理、質量管理、預測性維護、增強控制等方面的數字化工具,在推動數字化進程的同時實現低碳發展目標。
當然,數字化創新共同體不止局限在企業和企業之間,還包括了更為廣泛的群體,如政府、高校、研究機構等。近年來,我們與廣東中山、四川成都、浙江臺州等地方政府合作建立創新與賦能中心,與當地特色工業企業合作共創,服務地方產業集群。讓我感到驕傲的是,目前這些賦能中心已經收獲諸多成果并為當地工業企業帶來了切實價值。以西門子臺州賦能中心為例,隨著多家合作伙伴的加入并在當地建立團隊,我們正積極推進12個試點項目的實施與落地,帶動當地機床、汽車、物流等關鍵產業的數字化轉型。
如此更深層次的雙向或多向賦能與奔赴,讓我愈發感受到,我們需要構建更加開放、共享的數字化創新共同體,增強企業與企業之間、產業上下游間,以及產業與產業間的深度融合,讓我們的共創成果為更廣泛的中國企業帶來助力。
數字化創新共同體加速數字化技術創新裂變
數字化技術的創新與突破,已成為實現中國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從西門子的經驗而言,創新資源越來越明顯地突破組織、地域、國家的界限,呈現出跨界融合的態勢,數字化創新共同體無疑將加速推動數字化技術的創新裂變。
以人工智能技術為例。雖然我們對人工智能賦能工業充滿期待,但必須承認,人工智能黑盒式的“一鍵美顏”解決方案很多時候并不適用于工業場景。技術落地過程中的可信任度和安全性對于企業非常重要,因此人工智能落地工業場景的重點在于人與技術的融會貫通,即通過客戶的深度參與,共創適合企業自身的知識模型,讓人工智能切實發揮作用。
西門子預測性運維系統SiePA就是我們與客戶通過共創讓人工智能在工業落地的一次有益實踐。SiePA基于工業人工智能技術和西門子深耕工業積淀的行業知識,通過預測預警模塊與智能排查診斷模塊,對設備運行風險、故障診斷及維護策略進行判斷,并給出推薦方案。這就相當于為客戶提供了一個分析模板,客戶將工廠的實際狀態和行業知識映射到模板中固化成模型,進而應用到具體業務場景。同時,SiePA還可以隨著新需求不斷升級迭代,實現對人工智能模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形成持續優化的閉環。目前,SiePA已在中國、中東、俄羅斯和歐洲等地的石油化工、水泥、城市供水、冶金等多個行業落地。
除此之外,西門子一直致力于將IT 和OT領域各個行業的領導者和創新者聚集在一起,共同定義平臺化的業務模式及行業應用。過去一年來,我們一直與業界合作,塑造工業邊緣的未來。目前,西門子與合作伙伴已經共創完成了包括工藝過程優化、設備狀態異常監測、質量分析預測、噪音異常監測、機器視覺質檢等眾多邊緣應用。西門子為合作伙伴和用戶提供了不同選擇的邊緣設備、邊緣管理系統和開放的應用商店,為生態伙伴和用戶賦能。
這些都只是西門子與眾多合作伙伴進行數字化技術共創的縮影。我很感謝這些合作伙伴所給予我們的信任,以及他們開放、共融的胸懷,這為數字化創新共同體的生根發芽提供了肥沃土壤。
前不久發布的《“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中國70%的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要基本實現數字化網絡化,建成500個以上引領行業發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就在1月初,西門子首個多觸點、跨渠道數字化服務平臺“數字化客戶之旅”正式上線。這一平臺將支持用戶一站式觸達西門子賦能千行百業的洞察與實踐、數萬種工業產品及解決方案以及25年來西門子工業技術支持中心的深厚積淀,滿足學習、交易和服務等多重需求。西門子推出這一平臺的初衷,和《規劃》中的目標非常契合,它將讓更多的中國工業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高效開啟數字化轉型。這讓我們備受鼓舞,也讓我們在探索未來智能制造的路上,充滿了暢想和期待。
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未來,從獨立散點式創新到協同聯動式創新,還有更長的路要走。在這個過程中,技術創新的路徑和生態合作的模式將不斷被豐富和拓寬,西門子愿意與廣大的中國工業界同仁一道,攜手構建數字化創新共同體,共同成長為技術的驅動者和貢獻者,合力為中國工業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