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22-01-10 10:09 來源:東西智庫
三大驅動力助推中國企業提升全球競爭力
自2020年下半年起,中國經濟率先恢復增 長,走向風險與機遇并存的后疫情時代。中國企業 在這場全球危機中顯現出強大的韌性和競爭力, 得到廣泛認可。埃森哲2021年全球CEO調研顯 示,受訪的中國企業高管中,約七成認為相比于北 美和歐洲企業,中國企業的競爭力比過去有所提 升。與之相驗證,受訪的歐洲和北美高管中,約四 成認為他們的企業競爭力與中國企業相比有所下 降(見圖1)。
宏觀經濟復蘇構筑堅實底座 縱觀全球,中國是唯一一個在2020年實現 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投資政策、 消費政策、產業政策等宏觀調控措施為經濟的穩 定、復蘇發揮重要作用,主要經濟指標持續改善, 市場信心不斷增強,全年呈穩定恢復態勢。
得益于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與宏觀政策引導,中國消費者和企業信心快速恢復。實現V型復蘇后,中國經濟穩定增長,并逐步形成領先于歐洲、北美等地的市場環境,為中國企業競爭力在全球疫情大背景下的進一步提升打造了堅實基礎。
完整供應鏈鍛造強大韌性
在全球疫情形勢復雜嚴峻、主要經濟體復蘇 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供應鏈“斷鏈”風險日益增大等 眾多不利因素下5 ,中國企業卻憑借供應鏈的強大 “韌性”,提升了競爭力,在國際市場中脫穎而出。
中國具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 系,80%的勞動力、資金、原材料、能源等生產要 素由國內供應6 ;交通運輸、倉儲設施、信息通訊、 貨物包裝搬運等維度已形成完善的基礎設施體 系7 。中國的供應鏈體系在疫情大考時、以及后疫 情時代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在復工復產以及經濟 提振中充分彰顯出自適性。對于供應鏈國際端的 不確定性,政府不斷簡化海關作業流程,提升貨 物通關和人員往來的便利化水平;依托中歐班列 不斷完善海外倉服務網路,建設境外制造、跨境 運輸節點的海外倉等;力保跨國供應鏈的穩定和 暢通8。
數字化深度賦能企業“新”發展
中國經濟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科技創新對經 濟發展愈發重要。產業數字化加快推進,數字經 濟的主導地位進一步鞏固。2020年,產業數字化 占數字經濟比重高達80.9%9,數字化正在對各行 各業進行深度賦能。一系列基于數字能力的新產 品、新模式為中國后疫情時代的經濟重振注入了 強勁動力,也為后疫情時代企業發展提供新思路、 新路徑。數字化已然成為中國企業在全球疫情中 提振競爭力的有力抓手和關鍵動能。比如,應對疫 情引發的銷售端變化,快時尚品牌UR加速發展電 商業務,15天內覆蓋全國300家門店10;隨后通過 線上平臺的數字化升級打通線上線下,打造立體 式購物體驗。
而國內外市場多重不確定性對企業持續增長 提出考驗
在埃森哲2021年全球CEO調研中,有91%的中國企業CEO認為基于當前經濟形勢,公司能夠實現2021年增長目標,這一數字遙遙領先其他地區,反映出中國企業群體對未來整體樂觀(見圖2)。
但由于全球疫情、地緣政治的不斷變化,加 之經濟增速放緩下市場和人才競爭日益激烈,企 業發展仍面臨高度不確定性(見圖3)。疫情導致 的生產、供應鏈、成本難題仍是企業高管的關注重 點。尤其對于跨國企業而言,全球供應鏈依然脆 弱,分布于不同國家地區的生產、物流、銷售等環 節仍受疫情約束,產出效率與成本壓力仍在。
值得一提的現象是,超過五分之一的受訪 中國企業認為“不斷增加的客戶期望和對環境及 社會影響的監管壓力”是企業實現增長的主要障 礙,在滿足客戶日益增加的期望的同時,中國企業 開始思考企業對外部環境、氣候變化以及社會的 影響,開始建立可持續性意識,以共同價值的眼光 審視企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