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21-12-07 10:23 來源:科技日報
以“綠色設計綠色制造降碳增效”為主題的“第五屆中國工業產品綠色設計與綠色制造年會(2021)”于12月5日以網絡直播的形式在北京舉行。本屆年會由北京生態設計與綠色制造促進會主辦,工信部賽迪研究院、北京工業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北京中創綠發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安世亞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機構、院校和企業支持協辦。
隨著碳達峰、碳中和“3060”戰略目標的提出,中共中央、國務院陸續發布了《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關于加強產融合作推動工業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等相關指導文件,構建了我國碳達峰、碳中和政策體系,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為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奠定了基礎。年會聚焦了新時期我國工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最新趨勢,發布了《中國工業綠色低碳發展路線圖》《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生命周期評價應用發展白皮書》、“工業綠色低碳增值服務體系”以及“工業綠色低碳增值服務云平臺”等創新成果,闡述了實現工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路徑和方法論,分享了綠色設計理念助力雙碳產業的實踐經驗,為凝聚各方共識,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新格局下綠色低碳發展趨勢解析
圍繞碳達峰、碳中和“3060”戰略目標與遠景規劃,工信部賽迪研究院所長李博洋全面闡述了我國工業綠色低碳發展現狀和整體趨勢,詳細解讀了碳達峰、碳中和政策體系和行動方案,以及工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重點任務和具體措施。李博洋指出,推動工業碳達峰碳中和將對未來產業發展帶來重大機遇,并提出了把握碳達峰碳中和的多項對策與建議。
新形勢下綠色低碳創新成果
本屆年會,由北京生態設計與綠色制造促進會、工信部賽迪研究院、大連理工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中創綠發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發布了《中國工業綠色低碳發展路線圖》《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生命周期評價應用白皮書》以及“綠色低碳增值服務體系”。
《中國工業綠色低碳發展路線圖》指出了我國工業綠色轉型升級的行動方向和具體措施路徑,為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社會提出了科學實施方案。作為面向碳達峰、碳中和實現路徑的階段性研究成果,立足工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體系建設需求,探索提出了實踐方向和關鍵路徑,為我國建立健全面向雙碳目標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提供參考。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生命周期評價應用白皮書》系統分析了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挑戰和機遇,詳細闡述了生命周期評價在雙碳措施中的應用方式,并通過總結相關行業案例展示了生命周期評價對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支撐作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生命周期評價應用白皮書》面向國內外碳達峰、碳中和的發展趨勢、以及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挑戰和機遇,并對為什么生命周期評價是雙碳目標的重要技術支撐以及生命周期評價在雙碳措施中的應用等問題做了系統性的回答。
綠色低碳增值服務體系是基于制造強國戰略部署和工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重點任務,在梳理總結我國“十三五”工業綠色發展內容的基礎上,為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結合企業實際需求而構建的全新服務體系。該體系充分運用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融合生命周期評價理論和方法,開發了我國首個功能性基于產品生命周期大數據管理和區塊鏈的綠色低碳增值服務云平臺。
綠色低碳增值服務體系立足“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工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建設需求,系統闡明了以樹立企業綠色化價值取向為引領、以工業資源環境綠色大數據為支撐、利用工業再設計、產品全生命周期評價方法、區塊鏈為工具,以此推動全鏈條產業綠色低碳發展。
本屆年會發布的首個基于區塊鏈的“工業綠色低碳增值服務平臺”,是構建在綠色低碳增值服務體系理論框架體系之上,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為目標,圍繞企業所屬行業的全產業鏈,以綠色大數據產業化應用為導向,構建涵蓋政策體系、技術體系、工業大數據支撐評價體系,構建了國內最成體系、數據量最充分、覆蓋產品生命周期的資源環境影響數據庫,進而形成“互聯網+綠色增值服務”數字化云平臺生態模式,以數字化技術手段賦能工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中國工業產品綠色設計與綠色制造年會”始終圍繞“綠色設計、綠色制造、綠色消費、綠色增長”主題,在工信部等有關部委的業務指導下已舉辦五屆,現已成為工業綠色低碳發展領域具有較高影響力和凝聚力的年度盛會。為落實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分享綠色增長成果,探索“雙碳”戰略目標下工業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和模式,搭建了溝通合作平臺。
會議由北京市發改委原副主任、北京生態設計與綠色制造促進會第二屆理事會會長張壽全研究員主持。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原主席、北京生態設計與綠色制造促進會名譽會長賈成炳出席并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