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21-11-18 15:27 來源:中國潤滑油信息網
11月17日,上海市機器人行業協會攜手嘉實多聯合主辦的“綠智造--機器人助力工業邁向零碳峰會”在半島酒店舉辦。
中國政府已經鄭重向世界宣布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開市。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挑戰,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包括生產生活方等方方面面的轉型。
其中,推動工業化與信息化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實現融合發展,打造新型工業生產制造和服務體系,加快工業經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是推動實體經濟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上海在2035城市總體規劃中明確提出,2025年前要努力做到碳達峰,上海的碳達峰行動方案今年將要正式出臺,在“雙碳”目標上要力爭走在全國前列,任務很艱巨。
上海市機器人行業協會與嘉實多共同主辦本次峰會,集聚了國內外知名工業機器人ABB、發那科、庫卡、安川、川崎、中科新松、新時達、歐地希、埃夫特、錢江機器人、廣州數控、匯川、哈工智能、現代、納博科斯特、振康、蘇州綠的諧波、遨博、艾利特、節卡等包括機器人本體、核心零部件上下游等近50家企業負責人現場互動,近100余位機器人上下游企業同行、政府、行業協會、專家、媒體參加了論壇。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劉平在致辭中表示,中國是全球最大機器人市場,上海是我國機器人發展的高地,2020年上海工業機器人產量超5萬臺,占全國1/4,今年上半年產量3.6萬臺,同比增長44%,當前上海正按照黨中央有關精神,加快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工作目標,智能制造是實現數字化、低碳化轉型的重要路徑,機器人是智能制造的核心裝備。同時一方面希望機器人本身進一步提升產品能級,一方面推動機器人在更多領域規模化應用,通過機器人的規模化應用使制造業更加集約化管理,大幅降低能耗和提升效率。
上海市機器人行業協會戴柳會長主持了“機器人與減排”的圓桌會議,圓桌會議答問環節,圍繞減碳具體措施、中國機器人減碳目標等,戴柳會長在圓桌會議時進行了重要總結,并再次感謝了圓桌嘉賓的精彩分享。
ABB機器人業務部中國區總裁梁銳、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總經理錢暉、庫卡機器人(上海)有限公司CEO王輝、安川電機執行董事水谷春林、上海新時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武玉會、中科新松有限公司總裁楊躒、歐地希機電(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榮慶一等企業負責人從機器人助力制造業實現“雙碳”目標的案例、機器人自身“雙碳”戰略目標、以及投入研發方向等方面做了分享。
此次論壇體現了主辦方主動以行業自覺意識,探討機器人行業如何在“雙碳”這場挑戰中抓住機遇,在推進機器人發展的同時,積極推動自身和更多企業以新的減碳視角,重構制造業的供應鏈、價值鏈,強化“雙碳”意識的重要舉措。
機器人是集機械、電子信息、控制、傳感等自動化技術的智能制造終端產品,也是幫助制造業不斷提升智能化水平的重要連接點,在提升制造業效率效能和效益中起關鍵作用,是制造業實現轉型升級、碳達峰、碳中和,直至“零碳”目標的重要主力軍。在推動制造業實現“雙碳”目標中具有獨特的作用。
未來3年上海制造業將發揮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先導產業對產業創新發展的引領作用,提升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車、高端裝備、先進材料、時尚消費品等高端產業對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這些都為機器人提供了巨大的的應用場景,而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機器人本身的不斷提升能級、減耗增效提供了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