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21-06-10 11:22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風雨兼程,大國制造步履鏗鏘。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先進制造業是決定一國經濟和綜合實力強弱的重要決定因素之一。當前,通過數字化轉型和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是加快推動我國先進制造業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是重要機遇。
先進制造業投資將在三個領域呈現爆發性增長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規劃研究所副所長趙蕓蕓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近年的表現看,先進制造業無論是在投資增長還是增加值貢獻方面都呈現出高速、高質、高效的特點。從未來看,先進制造業投資仍將持續保持強勁發展態勢,并將在以下三個領域呈現爆發性增長。
一是數字經濟領域。隨著傳統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的普遍推廣,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數字產業的發展壯大以及數字消費的不斷擴展,數字經濟領域將迎來高速發展。二是綠色經濟領域。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的深入落實,節能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的應用步伐將進一步加快,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等產業規模和比重將進一步提升。三是生命健康領域。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養老需求產生的健康監測、智能醫療器械、遠程診療以及創新藥等領域將成為高景氣度的行業。
莫干山研究院特約研究員紀飛峰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數字化技術的迅猛發展為我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帶來了難得的歷史性機遇。從投資角度來看,可重點關注率先積極開展數字化轉型已獲得顯著提升的相關產業和企業。例如,集成電路、電動汽車、電子產品等先進制造業以及大力開展數字化轉型的一些傳統行業。另外,為這些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產品和服務的相關科技產業和企業也非常值得關注,例如工業互聯網、物聯網、柔性制造、數字化工廠、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相關企業。
緊扣“世界級”,重點培育示范標桿
目前,從中央到地方都在加緊推進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涌現出了一批在行業內、區域內甚至國際上有較強知名度和影響力的產業集群。下一步,圍繞培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趙蕓蕓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是在領域上要分級分類,一類要緊扣“世界級”,選取真正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具有全球知名度和影響力的產業
領域進行重點培育,形成示范標桿;另一類是大量追趕型或者尚處于發展萌芽期的產業領域,要對標先進,著力提升技術水平、產品質量、管理能力、專利標準等水平,向“世界級”不斷靠攏。二是在方式上要注重發揮市場作用。鼓勵集群內企業、科研院所、服務機構等各類主體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產業鏈供應鏈為紐帶,通過自組織、自協調、自治理等方式,開展產學研用結合、上中下游協同,不斷提升集群整體競爭力。三是主動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世界級產業集群建設,一方面要積極利用國際資源,主動將我國產業嵌入世界產業鏈,實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融合發展格局;另一方面,要暢通國內大循環,鼓勵各地區發揮比較優勢錯位合作、協同互補,形成全國統一的大產業、大市場,避免各地就地畫圈、低端發展。
“制造業的集群化建設也可以通過數字化轉型來加快推動。通過數字化技術,產業集群可以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銷售互聯網平臺、科研協作共享平臺等,促進集群內機構的競爭與協作,有效加快技術更新迭代與應用普及、加快原材料與產品的供銷、加快產業鏈的完善與提升。產業集群化可以提供數字化轉型的大量數字化應用場景,同時便于收集數字化轉型的海量數據,更便于全產業
鏈的數字化整合。”紀飛峰說。
重塑先進制造業產業鏈的有力抓手
不只企業個體在數字化轉型,產業集群也在數字化轉型。那么,在把握數字經濟發展趨勢、破解制造業數字轉型發展難題過程中有哪些著力點?
紀飛峰認為,加強企業和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要深刻認識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意義。尤其是傳統行業中的中小企業對互聯網數字浪潮認識不足、持觀望態度,不敢“下水”,也不知怎么“下水”。
第一,政府要做好引導、鼓勵和政策支持。例如,工信部正在推動工業化、信息化融合貫標認證(兩化融合)。一些地區著力打造集成電路、電動汽車、醫療器械等產業集群。
第二,數字化服務商要研發創新實用、有效的數字化產品或服務,切實為制造業企業帶來真正的效果。要提高能力服務下沉,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可見、可用的數字化服務。
第三,產業集群企業或相關政府部門要加強協作,打通數據孤島,為數字化轉型提供豐富的數據和應用場景。
第四,我國在數字化轉型技術領域仍存在一些短板,需要政府部門、研究機構和相關企業共同研發攻堅。
“當前,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球產業鏈遭受較大沖擊,重塑制造業產業鏈十分急迫。而制造業數字化和產業集群化是重塑先進制造業產業鏈的有力抓手,要充分利用好這兩大工具,抓住機遇,跑出中國制造的‘加速度’。”紀飛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