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21-04-20 09:57 來源:麥肯錫
麥肯錫與世界經濟論壇攜手撰寫的白皮書《全球燈塔網絡:重構運營模式,促進企業發展》中文版近日正式發布。白皮書揭秘來自各行各業的先進制造業領軍者——燈塔企業面對新冠疫情帶來的種種挑戰,如何通過第四次工業革命創新技術實現生產力提升、市場份額增加、客戶為中心理念升級以及環保可持續等多贏。
全球燈塔網絡項目由世界經濟論壇和麥肯錫于2018年聯合發起,迄今為止已增加至69家燈塔工廠。作為一個開拓、復制和推廣創新的平臺,全球燈塔網絡旨在為跨企業的互相學習與協作創造機會,并為全球制造業社區樹立新標桿。白皮書指出,盡管新冠疫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但通過規模化運用先進制造的創新技術,93%的燈塔仍然實現了產量增加或開發了新的收入來源。不僅如此,53%的燈塔同時也見證了顯著的環保可持續性效益。燈塔企業在疫情暴發前后取得的成就足以證明:大規模整合第四次工業革命創新是企業長期發展的核心要素,而成功實現規模化的重中之重則在于提升員工能力及打造敏捷工作模式。
15家新增燈塔中有5家來自中國——博世(蘇州)、富士康(成都)、美的(順德)、青島啤酒(青島)、緯創(昆山)。這對于后疫情時代仍砥礪前行的中國制造業無疑是一大利好消息,也為下一階段的企業數字化升級轉型帶來了全新思路。
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合伙人、麥肯錫轉型業務中國區負責人艾家瑞(Karel Eloot)表示:“這些燈塔企業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領軍者和引路人。面對新冠疫情帶來的各種沖擊,他們不僅斬荊披棘,并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啟復蘇并實現增長。他們的成功經驗證明實現可持續的大幅增長并不意味著一定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如今,全球企業進入下一個階段的數字化轉型期,中國制造商也不例外。在近期一項針對全球制造商展開的調查中,約有30%的中國受訪者表示,自身所在的組織正在加碼數字化,并有條不紊地加速部署第四次工業革命用例,其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根據自己的數字化目標繪制一份戰略藍圖,鎖定一兩個最重要的戰略目標,開發相應的數字化用例,在部署、完善、規模化擴展技術的進程中,狠抓速度和效率。”
麥肯錫全球董事合伙人、麥肯錫數字化運營業務中國區負責人譚永超說:“自2004年以來,中國的碳足跡一直保持世界第一。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分析顯示,到2030年,極端高溫和致命熱浪或將構成雙重威脅,影響1000~4500萬中國居民。綠色發展愈發被視為推動增長的必要條件。燈塔工廠一改傳統認知,在保護生態效益的同時實現了長足發展,這一點在流程工業上尤為明顯。通過對第四次工業革命技術的部署,有77%的流程工業燈塔直接或間接得斬獲了可持續效益。監管也在與時俱進:隨著法規趨嚴,涌向節能減排技術的資金與日俱增,進而推動了生產線的升級。”
麥肯錫資深專家、清華麥肯錫數字化能力發展中心負責人侯文皓則表示:“中國燈塔企業正變得更有‘溫度’,他們不忘初心,將轉型和創新推向新的‘廣度’和‘深度’。這些曾經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借助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在選、培、用、留等環節引入新的管理和作業模式,賦能一線員工,讓工作變得更加有趣、更為高效、更有‘溫度’;更多行業加入中國燈塔行列,它們積極擁抱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依托數字化技術打通研發、采購、物流和渠道等環節,進一步擴大了個性化產品和服務的‘廣度’;中國燈塔企業通過人工智能與5G技術,創新演繹了前所未見的新型數字化場景,且實效顯著,加強了業務需求與先進技術的耦合‘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