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25-06-24 16:08 來源:IDC中國
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發布的ICT用戶支出指南預測,2024年,中國工業企業ICT支出達到2808億人民幣,預計到2028年,工業企業的ICT支出將增長到4,010億人民幣,五年復合增長率達到9.3%,增速領跑全球。與此同時,近年來無論是政策法規的驅動還是威脅事件、業務需求的驅動,工業企業在網絡安全建設上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
在眾多工控安全解決方案中,工控安全審計憑借其精準詳盡的通信行為記錄能力,幫助用戶解決其面臨的資產梳理不清、風險識別模糊、用戶行為監控難度大、事故追溯與分析取證復雜等核心挑戰,已然成為終端用戶在構建工控安全體系時不可或缺的關鍵組件。為了幫助最終用戶持續了解工控安全審計市場發展情況,IDC正式發布《IDC MarketShare:中國智能工控安全審計市場份額,2024:AI能力將融入審計全流程,賦能審計提質增效》(Doc#CHC52346325,2025年6月)報告。報告對2024年中國智能工控安全審計市場的規模、增長速度、主要玩家、市場與技術的發展趨勢等內容進行了詳細研究。
IDC報告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智能工控安全審計產品市場規模約為8.5億人民幣,規模同比增長5%。其中,中電安科、天地和興、威努特、奇安信、網藤科技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了主要地位,2024年廠商智能工控安全審計產品具體的市場份額詳見下圖:
當前,工控安全審計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為了更好地幫助最終用戶贏得市場,IDC從技術和市場兩方面給出如下建議:
技術側
高性能審計將成為未來用戶對于審計產品的基礎要求。審計的精細化和顆粒度要進一步提高,對于流量、資產、賬戶、數據、行為等方面審計的內容要更加全面并通過可視化等方式清晰、直觀地向最終用戶展示。與此同時,審計與各產品能力的協同聯動將進一步增強,將審計與入侵檢測、防病毒、未知威脅檢測、數據安全、脆弱性管理等能力集成或協同的多合一產品將滿足更多客戶的需求,從而實現安全審計管理的一體化、自動化。人工智能的能力是需要技術服務提供商重點關注的另一項能力。一方面,AI的能力將提升產品協議解析、安全運維、精細化審計、安全檢測與響應以及輸出審計報告等能力; 另一方面,大模型應用的不斷增多將會直接增加用戶對于大模型自身安全防護的需求。
市場側
雖然整體經濟下行對于市場的負面影響仍在持續,但是工業用戶對于安全產品服務的需求并沒有縮減。在此背景下,技術服務提供商要深耕行業,將安全產品與業務進行強耦合,推出行業款型和解決方案,更好地適配不同場景下的用戶需求。除此之外,抓住大模型等新熱點,新方向,針對不同行業,根據熱點技術方向進行精準營銷,講好客戶故事,這對于擴展市場至關重要。
IDC中國網絡安全高級市場分析師王一汀表示,當前,雖然整體經濟下行對市場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工業、制造業企業安全建設的需求仍持續存在。對于審計這類剛需產品來說,除合規需求外,審計產品需要與用戶的業務做深度融合,將合規需求轉化為業務需求才可以實現更為高速的增長。除此之外,IT與OT的融合加速將推動審計產品統一化、智能化、自動化的進程。未來,理解業務、擁有細粒度的統一化、智能化審計產品將受到用戶的青睞,IDC也將對該市場進行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