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25-05-21 11:17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
5月15日,由長沙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四屆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工程機械產業鏈智能化發展推介會在長沙國際會議中心成功舉辦!本次推介會匯聚了國內外工程機械專家學者、企業領袖及行業代表,共同探討智能化技術驅動下的產業變革與高質量發展路徑。
主持人: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羽
政企合力,共啟智能轉型新篇章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周開荃
周開荃表示,國機集團充分發揮在產業共性技術研發、關鍵功能材料研制、重大裝備和關鍵核心零部件制造、檢驗檢測服務、工程承包與供應鏈等領域的優勢,為工程機械提供了有力支撐。未來國機集團將進一步加強與工程機械行業的協同,為全球工程機械數智化轉型和綠色可持續發展貢獻國機力量。
長沙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王德志
王德志在致辭中介紹長沙工程機械產業起步于20世紀60年代,如今產業規模領跑全國、技術全球領先、生態持續優化。同時指出智能化、數字化是行業關鍵趨勢,長沙正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產業升級,期待各方交流合作,共同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院士領銜,前沿洞察賦能產業升級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和生院士
演講主題《中國散裂中子源及其在材料科學技術領域的應用》
陳和生院士在報告中介紹了中子散射的原理與科學意義,闡述中國散裂中子源(CSNS)的建設歷程、一期裝置性能及開放運行成果,其在材料科學、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領域應用廣泛。同時提及CSNS二期工程已動工,將提升功率并新增譜儀,助力前沿科學研究與國家戰略需求。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譚建榮院士
演講主題《新質生產力與數字化轉型: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
譚建榮院士在報告中系統闡述了新質生產力對驅動經濟轉型升級的核心作用,深入分析了數字化轉型作為經濟變革引擎的戰略意義,并重點探討了工程機械產業創新發展與制造業數字化面臨的挑戰。他提出要通過強化科技創新引領、深化產學研用融合、加強人才培養引進等舉措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院軟件中心副主任楊夢培女士
演講主題:《智能制造國家標準支撐引領制造企業轉型升級》
楊夢培在報告中指出,國家標準通過“統一、簡化、選優、協調”原則,支撐傳統產業智能化轉型。我國構建“1+3+1”工作體系推進智能制造,發布2024版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研制推廣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CMMM),開展智能工廠梯度培育行動,分基礎級、先進級、卓越級、領航級四級建設。通過線上線下評估、人才培養等推動標準應用,機械行業如徐工、大全集團等開展實踐,目前正啟動CMMM相關國標修訂,以適應新技術趨勢。
西門子工業軟件有限公司大中華區副總裁高歌先生
演講主題《西門子賦能工程機械行業數字化轉型》
高歌在報告中指出,工程機械行業面臨電動化、智能化等趨勢,需從信息化向數字化躍遷,實現產品、工廠、運營智變。西門子通過Xcelerator產品組合,以數字孿生、數字主線、工業AI、工業元宇宙為核心方向,賦能行業數字化轉型,涵蓋多學科協同設計、仿真優化、預測性維護等場景,并已有礦山機械制造商應用案例,助力企業提升效率與可靠性,推動可持續發展。
中外對話,共謀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對話:新質生產力助力工程機械高質量發展
“星耀潭州”中外領軍企業家對話環節,由國際智能制造聯盟副秘書長吳幼華主持,菲尼克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楊斌,國機集團高級專家、機械工業第六設計研究院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院長劉波,易盼軟件(上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愛國,上海聚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總經理楊雷,ABB貝加萊自動化戰略市場總監宋華振,合肥谷器數據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副總裁劉剛等企業代表圍繞“新質生產力助力工程機械高質量發展”展開深度交流。嘉賓一致認為,智能化需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產業鏈協同為支撐,通過數據互通、生態共建實現全鏈條效率提升。吳幼華秘書長總結稱,工程機械行業需把握全球科技革命機遇,加速向綠色化、服務化、智能化方向進階。
本次推介會為全球工程機械產業鏈智能化發展提供了思想碰撞與實踐交流的平臺,進一步鞏固了長沙在行業中的引領地位。本次推介會達成共識:未來將深化產學研合作,推動標準制定與技術落地,以“中國智造”賦能全球工程機械產業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