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20-07-06 11:01 來源:人民郵電報
作為新基建的重要一員,工業互聯網具有降本增效、優化調控等功能,在后疫情時期對穩增長、穩投資、穩就業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據測算,預計2020年,工業互聯網帶動總就業人數將達到2810.90萬人。
2018年至2020年,三年政府工作報告均提到“發展工業互聯網,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加快,已經從概念普及階段進入實踐深耕階段。工業互聯網是眾多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然而,當前企業普遍反映:“工業互聯網最大的挑戰不是技術,也不是資金,而是人才。”
工業互聯網亟須復合型人才
發展工業互聯網,人才是根本。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對傳統制造業人才的轉型和升級提出了新的要求,既需要具有拔尖創新能力的學術型人才,也需要實踐能力強、在工作中能夠解決問題的應用型人才。
2020年2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與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了智能制造工程技術人員、工業互聯網技術人員等新職業,體現了2017年以來我國工業互聯網快速發展及其對相關人員的需求。
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步伐加快,平臺賦能水平顯著提升,具備一定行業、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數量超過50家,重點平臺平均工業設備連接數已突破65萬臺(套),涵蓋細分行業達百余個。五大國家頂級節點系統功能逐步完備,標識注冊量突破20億。不容忽視的是,我國工業互聯網創新型、復合型專業技術人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短缺,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隨著全國各地新基建的推進,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劇工業互聯網“新崗位、新職業”的人才短缺。
目前已經進行數字化轉型的企業,大部分人才都是在數字化升級的過程中自己培養、自己學習、自己摸索出來的。在工業互聯網領域,核心人才有時候“一票難求”。工業互聯網需要既懂IT又懂OT的人才,但此類復合型人才在工業領域的沉淀非常難得。
建設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生態
隨著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與工業互聯網相關的職業不斷涌現?!豆I互聯網人才白皮書》顯示,2019年和2020年國家發布的29個新職業中,與工業互聯網相關的職業達13個,如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云計算工程技術人員,占新增職業的44.8%。但我國工業互聯網人才基礎薄弱、缺口較大。目前,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的產教融合不足,行業和企業的用人需求不明確,學校培養方向沒有及時跟進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產業和教育深度合作的人才培養方式尚未形成,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體系尚未形成。
建設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生態,共建人才培養體系已經成為行業共識。在政策層面,國家和地方陸續出臺工業互聯網人才政策,積極引導復合型人才培養。2020年3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關于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通知》,鼓勵各地引導社會資本設立工業互聯網產業基金,打造工業互聯網人才實訓基地。北京市、天津市、浙江省、安徽省、山東省、貴州省、吉林省等地方政府均出臺了工業互聯網相關人才建設政策,鼓勵產教融合建設、供需雙向對接,構建校企結合的人才培養體系。在產教融合方面,部分高校積極探索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去年年底,江蘇常州、重慶、浙江紹興等地的高校或職業技術學校紛紛宣布成立工業互聯網學院,并持續加深學校培養與產業發展的結合。青島電子學校與海爾卡奧斯合作,共建工業互聯網教育集團,打造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平臺等。
日前,我國首個工業互聯網行業人才評價標準《工業互聯網產業人才崗位能力要求》發布,將進一步引導各界聚焦以產業需求為導向、以崗位能力為基礎的人才培養要求,助力我國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加速發展。
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體系的建成需要各方共同發力,應匯聚研究院所、企業、高校、社會團體、產教融合解決方案供應商等,共建全國性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生態,各方優勢互補、分工協作,共同推動我國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的實施,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