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20-06-30 16:20 《中華工控網》原創
七月仲夏已悄然登場,下半年開始了!
6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5月份全國工業企業實現利潤情況,雖然1~5月份利潤同比仍下滑嚴重,但5月份已經實現今年首次增長,下半年值得期許。
回顧6月,企業也進入各種決策和調整計劃階段,中控技術科創板IPO成功過會;西門子宣布收購UltraSoC Technologies公司;ABB集團發布最新運營模式:ABB Way; 遠傳、臺達、微軟三強連手 跨界打造5G智能工廠;鴻海攜手凌華合資「機器人公司」今年第3季正式營運;SICK集團2020全球媒體線上發布會召開。施耐德電氣、HMS、TE發布自家的行業研究報告……
行業方面,MATLAB被禁事件值得反思: 國產工業軟件路在何方 ;地攤經濟火了,工業互聯網如何用正確姿勢在新基建里“擺個攤”?疫情影響下,低壓電器進出口壓力有點大;《工業互聯網人才白皮書(2020)》發布;儀器儀表結構性矛盾突顯 亟需補齊“短板中的短板”;卡巴斯基ICS CERT報告認為,2020年攻擊目標為工業企業的設備和軟件供應商 ;物流智能分揀按下自動化快進鍵;國家電網發布“數字新基建”十大重點建設任務;工業軟件之痛:為何它是中美工業戰的命門?各國如何投資機器人研發?供需失衡 技能型人才缺口拖累產業躍遷步伐……
詳細內容請往下一一查閱:
『企業看點』
中控技術科創板IPO成功過會 6月15日,浙江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2020年第43次審議會議上成功過會。中控技術首次公開發行不超過4913萬股,擬募資16.07億元,投向新一代控制系統研發及產業化、智能化工業軟件研發及產業化、年產20萬臺高精度壓力變送器、年產10萬臺/套智能控制閥、自動化管家5S一站式服務平臺建設、智能制造前沿技術研發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7個項目。(原文閱讀) |
![]() |
西門子宣布收購UltraSoC Technologies公司 6月23日,西門子已簽署協議收購總部位于英國劍橋的UltraSoC Technologies公司,該公司提供儀器和分析解決方案,將智能監控、網絡安全和功能安全能力納入片上系統(SoC)的核心硬件。西門子計劃將UltraSoC的技術集成到Xcelerator產品組合中,作為Mental Tessent軟件產品套件的一部分。(原文閱讀) |
![]() |
ABB集團發布最新運營模式:ABB Way 未來,ABB Way這個新型運營模式將為集團提供治理框架,其中包含各項流程和政策,在ABB品牌下,將各業務領域和事業部與集團中心聯系在一起。ABB Way由當前的ABB-OS演化而來,通過ABB-OS有望達成既定的5億美元成本節約,并在2021年實現全面運轉收益。為了進一步貼近客戶,ABB將向四大業務領域的18個事業部充分授權。有關事業部以及業務領域最新戰略的更多詳情將在2020年11月舉行的資本市場日活動上宣布。(原文閱讀) |
|
遠傳、臺達、微軟三強連手 跨界打造5G智能工廠 遠傳電信、臺達電子、臺灣微軟8日宣布,三方攜手共同打造5G智能工廠。遠傳以“大人物”(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專長,搭配5G 80MHz連續帶寬,結合臺達創新智能設備以及微軟先進云端技術,初期將于臺達桃園研發中心的智能制造示范場域,導入AGV無人搬運車、AOI瑕疵檢測設備、云端AIoT應用三大智能應用,三強將優勢集結整合展現跨界綜效,將會呈現技術創新、應用全面、智能領先的5G應用示范場域。(原文閱讀) |
![]() |
HMS發布2020年工業網絡市場份額報告 HMS 發布關于現場總線、工業以太網和無線市場份額的2020年工業網絡市場份額報告,報告稱,工業以太網市場份額增加,現場總線市場份額持續下降,無線市場份額趨于穩定。從新安裝節點來看,工業以太網的市場份額增加到64%(去年為59%),而現場總線的市場份額下降到30%(去年為35%)。主流網絡EtherNet/IP和PROFINET以17%的份額并列第一。無線技術的市場份額保持在6%不變。 (原文閱讀) |
![]() |
TE Connectivity 發布《智能時代醫療應用傳感器發展報告》 6月11日,TE Connectivity發布《智能時代醫療應用傳感器發展報告》。作為TE智能傳感器系列報告鎖定的第四個領域,該報告旨在闡述醫療應用傳感器在 “醫療器械” 、 “大健康” 、 “互聯網醫療” 三大醫療核心領域的典型應用、技術特點和商業價值,助推醫療健康產業的數智化發展。(原文閱讀) |
|
施耐德電氣發布《配電物聯網網絡安全》報告 如何解決IT向左、OT向右的配電物聯網網絡安全困境,制定全面的網絡安全管理策略?近期,施耐德電氣發布《配電物聯網網絡安全》報告,分析IT與OT在職責、經驗以及工作重點方面的差異,介紹電氣系統網絡安全的重點以及 IEC 62443 標準所提供的應對策略。(原文閱讀) |
![]() |
鴻海攜手凌華合資「機器人公司」今年第3季正式營運 鴻海1日宣布,攜手凌華科技雙方合資成立自主移動機器人公司。新公司將結合鴻海先進的機器人機電整合經驗與凌華的軟件技術優勢,強強連手優化軟硬件整合。該合資公司將以鴻海持股51%,凌華持股49%共同成立,預計今年第3季正式營運。(原文閱讀) |
![]() |
和利時與深圳東深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6月12日,和利時集團旗下北京和利時智能技術有限公司與深圳市東深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此次和利時與東深電子成功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標志著國產PLC越來越被國內大型系統集成商及用戶所認可。兩家公司的攜手合作,各自發揮領域優勢,提升水利水務行業整體技術能力,擴大了國產自主品牌的應用領域。(原文閱讀) |
![]() |
新松與中車株機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6月15日,新松與中車株機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作為各自領域的龍頭企業,雙方將通過此次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結成長期、穩定、共贏的戰略合作關系,進一步提升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的智能制造水平。(原文閱讀) |
![]() |
良信電器與國網智芯首款搭載“智芯芯片”的智慧開關問世 良信電器聯合北京智芯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發出“智慧開關”,將國產自主芯片融合到斷路器產品中,實現了真正的一二次融合,集多功能保護、高精度測量、邊緣計算、多種通訊方式于一體,為低壓配電系統提供全系列智慧型開關元器件。(原文閱讀) |
![]() |
SICK集團2020全球媒體線上發布會召開 發布會上,SICK集團執行董事會主席Robert Bauer 博士向大家匯報了SICK集團的最新發展。SICK集團2019年度實現了盈利能力穩步上升的目標并且符合發展預期。這一基礎對于集團克服這次疫情所帶來的影響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承諾SICK仍將持續致力于進一步創新研發,加大投入。根據客戶的個性化需求,研發出更多適應未來應用的傳感器解決方案。(原文閱讀) |
![]() |
『行業聚焦』
MATLAB被禁事件反思: 國產工業軟件路在何方 哈工大因為被禁用工科“神器”MATLAB成為社會關注焦點。此次被禁的還有哈工大的“鄰居”——哈工程。事件發生后,很多人表示,我國各種軟件長期依賴國外,終究不是辦法,國產軟件當自強;也有網友認為,作為警示信號使得我們緊張起來是對的,但影響也沒有那么深遠。話說,研發像MATLAB這樣的工業基礎軟件到底難在何處?【原文閱讀】 |
![]() |
地攤經濟火了,工業互聯網如何用正確姿勢在新基建里“擺個攤” “城市”、“制造”、“5G”向來都是BATH巨頭和一些產業上資深玩家的地盤。擺攤需謹慎,繞開主干道,找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小巷子,人來人往就好。資本寒冬,實體凋零,經濟下滑的壓力,讓產業雪上加霜。因此,工業互聯網小企業要找準定位,確立使命,鎖定目標客戶是第一步,并且要考慮好未來發展愿景。【原文閱讀】 |
![]() |
低壓電器進出口承壓 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經濟活動劇烈收縮,給進出口市場帶來的不確定性也有所增加,這給低壓電器外貿企業帶來巨大壓力。據海關統計,2020年一季度,我國低壓電器產品出口31.25億美元,同比下降12.4%;進口30.43億美元,同比下降7.2%,貿易順差0.82億美元,近十年來,我國低壓電器產品進出口保持穩定,2020年或成為低壓電器外貿發展的拐點。【原文閱讀】 |
![]() |
儀器儀表結構性矛盾突顯 亟需補齊“短板中的短板” 高端儀器儀表的國產化一直是國內裝備制造業的軟肋。儀器儀表行業發展現狀如何?怎樣打破高端科學儀器市場被國外廠商長期壟斷的“窘狀”?“新基建”給儀器儀表行業發展帶來了哪些影響?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歐陽勁松認為,我國儀器儀表行業的結構性矛盾突出,亟需從行業管理、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等方面突破與改進。(原文閱讀) |
![]() |
《工業互聯網人才白皮書(2020)》發布 白皮書全文約3.4萬字。白皮書從背景和意義、工業互聯網人才需求側分析、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現狀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對于壯大我國工業互聯網人才隊伍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加強工業互聯網人才需求預測,支撐人才政策的科學編制與精準實施。二是建立工業互聯網人才評價體系,指導人才培養改革與能力認證。三是建設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生態,共建人才培養體系。(原文閱讀) |
![]() |
卡巴斯基ICS CERT報告:2020年攻擊目標為工業企業的設備和軟件供應商 根據卡巴斯基ICS CERT的最新調查結果,這主要集中在日本、意大利、德國和英國的系統上,目標是工業企業的設備和軟件供應商。研究表明,攻擊者使用惡意的Microsoft Office文檔、PowerShell腳本和其他一些技術,使得檢測和分析他們的惡意軟件變得困難。這樣的技術叫隱寫術,一種將信息隱藏在數字文件中的數據隱藏技術。(原文閱讀) |
![]() |
物流智能分揀按下自動化快進鍵 在各大快遞企業的近年的規劃中,“自動化”的字眼頻現,如:中通2019年全國各地單層自動分揀線升級為雙層,2020年將進一步加大自動化分揀力度,提高操作效能,實現分揀中心無人操作;順豐控股約60個中轉場已投入使用全自動分揀系統,2019年分揀中心投資額9.34億元,2020年將在自動化分揀、干支線冷鏈運輸方面實現更大突破……在疫情的影響催化下,國內物流自動化進一步升級,自動化分揀成為大勢所趨。(原文閱讀) |
![]() |
供需失衡 技能型人才缺口拖累產業躍遷步伐 業內專家表示,當前以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已成為投資熱點和支撐我國產業躍遷的重要基礎,但技術工人群體在數量、能力上的“適配性”壓力卻依舊存在,技能人才結構性缺乏帶來的挑戰或將加劇。未來,夯實復合型技術人才壯大產業轉型生力軍仍需產學研進一步形成合力。(原文閱讀) |
![]() |
工業互聯網“新基建”,傳感器的機會來了 在新基建工業互聯網建設中,將重點增強工業現場設備互聯網感知能力,加強底層設備關鍵數據信息采集力度,提高工業互聯網底層神經末梢的感知靈敏度,這將推動傳感器制造、設計開發、優化迭代等各階段產業鏈的深度融合,促進傳感器產業生態的快速成長,從而使傳感器產業不斷發展壯大,以便更好地推動工業互聯網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原文閱讀) |
![]() |
國家電網發布“數字新基建”十大重點建設任務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6月15日在京舉行“數字新基建”重點建設任務發布會暨云簽約儀式,面向社會各界發布 “數字新基建”十大重點建設任務。“數字新基建”十大重點建設任務包括電網數字化平臺、能源大數據中心等項目,“數字新基建”十大重點建設任務,聚焦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5G、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領域(原文閱讀) |
![]() |
賽迪顧問丨5G如何提高制造業的數字化 5G時代下,利用5G大帶寬、低時延高可靠、大規模連接的特性,實現的工業企業產品、用戶、協作方等全環節的廣泛互聯。5G作為萬物互聯的助推器,將顛覆現階段的工業生產方式,從而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引領我們走向觸手可及的智能世界。(原文閱讀) |
![]() |
工業軟件之痛:為何它是中美工業戰的命門? 遭遇美國禁令一周年之際,套在華為頭上的"緊箍咒"又緊了一緊。5月中旬,美國商務部再度發難,一紙出口新規則悍然封死華為退路:只要采用美國相關技術和設備生產的芯片,都需要先取得美國政府許可。這也意味著,華為要避開美國的出口管制,獲得相應的軟件和硬件,異常艱難。(原文閱讀) |
![]() |
IFR報告:各國如何投資機器人研發 基于特定的背景和歷史,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機器人項目特點。新冠危機凸顯了機器人對產業和社會的重要貢獻。研究資助計劃(R&D)對于推動和進一步支持這些發展至關重要:人工智能、大數據和5G等新技術推動了亞洲、歐洲和美國的政府資助。官方推動的政府研究資助計劃的目標是什么?我們可以從這些發現中學到什么?(原文閱讀) |
![]() |
上海預計新增1萬臺機器人,建設100家標桿性無人工廠 上海市智能制造特色產業園區推進大會在奉賢區召開。8個智能制造特色產業園區授牌,7個重點平臺載體揭牌,10個重大項目與戰略合作簽約,不僅體現了上海發展智能制造的決心和實力,也為下一步產業能級提升注入了新動能。(原文閱讀) |
![]() |
溫馨提示:關注中華工控網微信公眾平臺,微信號:gkongnews 或掃下邊的二維碼,工控資訊一手掌握,期待與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