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20-01-17 14:33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1月17日,21世紀產業研究院對外發布了2019中國智能制造指數(CIMI)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這是國內智庫機構獨立發布的首個智能制造指數。CIMI是中國智能制造指數英文China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dex的簡稱。
報告按照設計的指數模型,分別對全國各省份及35個主要城市進行了智能制造指數測算。
其中,在測算省份智能制造指數時,報告采用了四級指標,一級指標為2019年省份智能制造指數,選取5個二級指標,分別是政策環境、產業環境、產業發展、產業技術支撐和綠色制造,此外還有12個三級指標及39個四級指標。
城市智能制造指數也有四級指標,一級指標為2019年城市智能制造指數,選取4個二級指標,分別是政策環境、產業環境、產業發展和綠色制造,此外還有7個三級指標及16個四級指標。
上述列入四級指標的單個指標在納入測算時,有的是正向指標,即值越高,指數越大,有的是負向(逆向)指標,數字越高,指數越低。
比如萬人申請專利數、工業產品產量等是正向指標,這些指標數值越大,指數越高;而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是負向指標,值越高,指數越低。每單個指標測算指數采取無量綱化的方式,也叫數據的標準化,是通過數學變換來消除原始變量(指標)量綱影響的方法。
無量綱化的上下閾值分別取省份/城市單個指標最高值和最低值。單項正指標無量綱化計算公式為:某省份/城市分值=(該省/市指標值-最小值)÷(最大值 -最小值)。單項逆指標無量綱化計算公式為:某省份/城市分值=(最大值-該省/市指標值 )÷(最大值-最小值)。
2019省份智能制造指數的具體測算公式為:CIMI=A*h+B(b1*i+b2*j)+C(c1*k+c2*l+c3*m)+D(d1*n+d2*o)+E(e1*p+e2*q+e3*r+e4*s+e5*t)
其中,A、B、C、D、E為二級指標權重系數,b1、b2、c1、c2、c3、d1、d2、e1、e2、e3、e4、e5為三級指標權重系數,h、i、j、k、l、m、n、o、p、q、r、s、t為經過標準化處理后的三級指標指數。
h、i、j、k、l、m、n、o、p、q、r分別代表政策數量、基數設施及配套完善性、國家級項目支持、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智能制造主要產品產量、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產品開發及生產、產品研發情況、高校研發情況、勞動生產率、工業污染治理投資、綠色工廠數量等三級指標,標準化處理公式為(X-Xmin)/(Xmax-Xmin);s、t分別代表單位工業增加值廢水排放量、單位工業增加值電力消費量等三級指標,標準化處理公式為(Xmax-X)/(Xmax-Xmin)。
經測算,2019年智能制造指數排名前十的省份為廣東、江蘇、北京、浙江、山東、河南、上海、湖北、福建、湖南。其中,廣東省在產業發展和綠色制造兩個二級指標方面也均名列第一。
2019城市智能制造指數的具體測算公式為:CIMI=A*h+B(b1*i+b2*j)+C(c1*k+c2*l)+D(d1*m+d2*n)
其中,A、B、C、D為二級指標權重系數,b1、b2、c1、c2、d1、d2為三級指標權重系數,h、i、j、k、l、m、n為經過標準化處理后的三級指標指數。
h、i、j、k、l分別代表政策數量、萬人申請專利數、科研投入強度、工業產品產量、制造業企業經濟等三級指標,標準化處理公式為(X-Xmin)/(Xmax-Xmin);m、n分別代表工業環境保護、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等三級指標,標準化處理公式為(Xmax-X)/(Xmax-Xmin)。
據21世紀產業研究院測算,2019年智能制造指數排在前十名的城市分別是深圳、上海、北京、合肥、寧波、廣州、重慶、成都、鄭州、天津。
深圳在所有城市中脫穎而出,是因為其在各項指標上均排名靠前。比如一級指標方面,深圳的產業發展指數排名第一,產業環境指數、綠色制造指數排名第二;而在二級指標方面,深圳的科研投入指數及制造業企業經濟指數均領先其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