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19-12-04 15:41 來源:中國電子報 齊旭
近日,“區塊鏈”一詞頻頻出現在聚光燈下,這一原本為金融領域而生的技術,正在悄然改變諸多行業的應用場景和運行規則。繼“金融服務、物流管理、智慧城市”等應用場景與區塊鏈結合后,工業制造也搭上了區塊鏈的“順風車”,正利用區塊鏈技術打造工業制造領域的網絡化協同的智能合約平臺。那么,工業區塊鏈究竟會對我國數字經濟建設有何功勞?從概念到落地究竟還要經歷哪些必要關卡?
區塊鏈有助解決工業領域一些痛點
區塊鏈源于金融,也天生適用于金融。新技術的誕生自然會引發國際巨頭的競相追捧,微軟、IBM、亞馬遜、德勤相繼推出了各自的“區塊鏈即服務”(BaaS),以搶先在區塊鏈領域謀篇布局。今年6月18日,Facebook公司發起了一個叫做“Libra”的全球化、分布式可編程的通用底層金融基礎設施項目。
事實上,由金融領域延伸出的區塊鏈應用場景十分多元,包括產品溯源、政治民生、電子存證、供應鏈管理等場景,已經率先展開探索并獲得一定成績。工業制造是區塊鏈應用的新版圖,也占據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的重要板塊。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顯示,2018年我國第二產業增加值為364835億元,比重占39.7%。顯然,發展工業區塊鏈將為一國工業產值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重大影響,已經引起了各國的高度重視。記者了解到,今年9月18日,德國經濟與能源部和財政部聯合發布了《德國國家區塊鏈戰略》。德國聯邦政府認為,發展區塊鏈技術是工業界的主要任務,目前正致力于開發工業區塊鏈的解決方案。
賽迪智庫網絡安全研究所所長、賽迪區塊鏈研究院院長劉權向《中國電子報》記者指出,在工業互聯網技術的加持下,工業制造已經衍生出多種應用類型,包括智能決策、智慧物流與供應鏈、智能工廠、智能車間、智能裝備、智能產品等。如今,該領域的發展仍面臨諸多痛點,例如無法對生產設備實施妥當管理、智能制造信息管理系統數據閉塞、網絡安全和設備安全容易遭到毀壞等。從理論上上講,區塊鏈在工業領域的探索應用將能解決這些痛點,區塊鏈的分布式數據存儲機制、對等網絡拓撲結構、密碼學技術應用以及靈活的擴展機制,能夠解決智能制造中數據孤島、網絡和終端安全、重要設備共治共享等問題。
商務部CECBC區塊鏈專委會副主任、數字經濟商學院院長吳桐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區塊鏈加持后的工業制造環節將不需要人為的干預,可實現平滑生產,甚至能避免受到宏觀經濟波動的影響,有利于制定長期計劃。
工業區塊鏈尚需人工智能等技術配合
盡管概念炒得如此熱鬧,但工業區塊鏈的技術和應用仍處于萌芽階段,離真正落地實施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事實上,工業制造業還相對傳統,信息化水平相比金融等領域要低,區塊鏈改造的邏輯和商業場景還差一些。因此,工業制造還沒被納入區塊鏈的剛需場景中。”吳桐向記者表示,“但工業區塊鏈技術本身是非常有意義的,工業制造是數字經濟建設的基礎,產值占GDP比重也很高,是必然的發展趨勢。”
縱觀互聯網的發展,也有了幾十年的積淀,而工業互聯網的興起卻不到十年。可見,工業是被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得相對遲緩的環節。在吳桐看來,工業區塊鏈也是這個道理,工業區塊鏈的時代還未真正到來,技術積淀、應用場景模式還較為匱乏,但還是應該早做打算。
吳桐說,單憑區塊鏈技術對于工業制造領域的轉型作用其實是勢單力薄的。一方面,工業區塊鏈需要一個較為長期的發展過程,才能切實賦能產業、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另一方面,技術和基礎設施還有待成熟,且如何與其他信息技術進行聯動,也還需要思考。
區塊鏈與其他技術的結合究竟能產生什么“化學反應”?吳桐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在工業制造領域,人工智能扮演的是生產力的角色,區塊鏈扮演的是調節生產關系的角色,大數據則是生產資料。作為生產資料,大數據技術獲取的數據信息通過區塊鏈的激勵模式和分配原則,作用于人工智能,使人工智能觸及這些數據,進而發揮全面的帶動作用。這是單一的區塊鏈技術解決不了的,因為它本身難以整合鏈下的物理世界和鏈上的數字世界,需要其他技術配合去打通。
工業區塊鏈切莫操之過急
近年來,有關工業區塊鏈技術的研究機構不斷增多,技術和應用的探索正在積極開展,特別是以互聯網巨頭為首,開始加碼工業區塊鏈技術及應用領域的開發。2018年11月,阿里云發布了SupET工業互聯網平臺,想要通過區塊鏈提供制造質量可追溯性和供應鏈管理服務。2019年8月,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提出專門為光模塊防偽建立的光模塊溯源鏈OMTrace,結合防偽標簽技術提出了光模塊溯源防偽的區塊鏈解決方案,建立了不可篡改的共享數據信息及全流程交易記錄。
聯通研究院技術委員會主任嚴斌峰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盡管很多企業已經開始關注和開展工業區塊鏈的應用,但探索的腳步還停留在概念階段,成熟的產品和平臺也相對較少,應用水平相對較低,現階段內還難以實現落地。
業界的爭相布局意味著該產業背后“有利可圖”。區塊鏈在工業制造業中還有很多尚未挖掘的機會,蘊藏巨大想象空間,但卻給了不少企業和機構“盲目進取”的機會。吳桐向記者分析時說,行業初期,切莫操之過急,要避免空殼概念的產生。去年,區塊鏈概念股在資本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但由于水分太多引發詬病,查證后發現,不少區塊鏈上市公司其實只是概念的空殼。
嚴斌峰表示,工業區塊鏈的高質量發展,一是要加大技術的基礎理論研究,加強國際與行業標準制定,培養區塊鏈技術人才。二是要加強技術與應用研發,完善工業區塊鏈支撐技術體系,在特定應用領域中開展試點。三是要規范服務實體經濟,培育行業龍頭、領軍企業和產業生態。四是政府需要發揮統籌協調作用,研制促進區塊鏈技術應用,尤其是工業領域的發展政策,通過設立專項基金和出臺政策等方式,引導產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