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19-09-11 16:34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
從機器換人,到工業互聯網,中國制造轉型升級進行時,5G商用也給工業互聯網推廣帶來了新的契機。
制造業經過自動化、信息化的長期發展,生產效率已經大幅度提升,但隨著需求的發展,制造業仍然面臨諸多難題:需求與供給不能實時匹配,從而導致庫存、緊急訂單的成本增加;需求多樣性帶來個性化產品的成本增加;人們對制造業環保要求的提高等問題。而借助工業互聯網平臺,能夠通過信息透明,從而通過更好的計劃來優化庫存,提升效率,還能通過監控設備狀態,降低耗能,實現提質增效。
國家關于工業互聯網文件持續更新發布,足以看出國家對工業互聯網的重視之度。盡管目前在工業互聯網的道路上問題不斷。但不可否認,工業互聯網是中國由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關鍵一環。工信部發布2019年十家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我國各類型平臺數量總計已有數百家之多,具有一定區域、行業影響力的平臺數量也超過了50家。目前,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勢力主要為兩方,一是以海爾智家、美的集團為代表的有制造基因的企業,熟悉工業流程和場景。二是以華為、阿里為代表有IT基因的企業,在數字化方面有優勢。
今年5G在國內試商用,這為工業互聯網海量數據的快速傳輸創造了條件。但是據目前來看,5G在富士康、海爾、美的的大型工廠試點剛剛落地,對于廣大的中小型企業來說,應用與5G基礎上的工業互聯網之路還很遙遠。
雖然巨頭平臺在極力地推出自己的轉型經驗,但是如何促使中小企業接受轉型是一大痛點。工業互聯網平臺市場的開拓很是受限。現在來看,幾乎每家工廠都明白信息化、數字化的重要性,但是在轉化路程還很遠。相對于中小型工廠,只要認為在廠里巡視一圈你就可以了解清楚當天的生產情況,根本就不要用到數據推動的管理生產方案。要讓認同要轉化為行動,還需要經過測算投資回報率、投資回收期,計算下來,澆滅了不少小老板的投資意愿。還有的老板愿意進行自動化,但是其自身的生產線水平卻難達到實用互聯網平臺建設的要求,等等這類問題都難以讓工業互聯網發揮其作用。
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隨著工業互聯網平臺對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驅動能力的逐漸顯現,中小企業對工業互聯網平臺的需求日益旺盛。未來,當中小企業的需求完全釋放時,將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而且就目前的供給能力尚無法滿足。所以還會有更多的互聯網平臺滋生,且會更適用于各中小型企業,誰是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未來?相信還會有一場大廝殺,在這條路上,無論誰能脫穎而出,他也將一路促使中小企業的轉型升級,成為真正的智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