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09-12-30 17:32 《中華工控網》原創
機器人技術作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自20世紀60年代初問世以來,經歷40余年的發展已取得長足的進步。走向成熟的工業機器人,各種用途的特種機器人的應用,昭示著機器人技術燦爛的明天。
由于陸地資源逐漸枯竭,大規模開發和利用各種海洋資源將是21世紀的偉大事業。空間技術的發展,滿足特種需要的空間工業也正在興起。
21世紀將是特種機器人迅速發展的時代。筆者從全國第五屆先進制造裝備與機器人技術高峰論壇上了解到,機器人發展呈現新的態勢——機器人化,主要包括玩具、擬人、服務和無人平臺四個方面。
機器人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主任韓建達研究員
機器人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主任韓建達研究員表示,特種與服務機器人是繼工業領域之后,機器人技術發展的最重要推動力之一,具有非常好的產品化、產業化前景,有望在未來10-20年內成為制造業中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近年來,在國家“863”規劃和“十一五”規劃的指導下,我國特種機器人研究與應用已經取得重大進展。
作業型水下機器人、微操作機器人、自主行為與移動機器人系統、月球車移動系統、醫療機器人、管道作業機械人、農業機器人(水果采摘機器人) 與服務機器人、排爆機器人、復雜環境下生物作業機器人、電解鋁清潔機器人、有色金屬自動化生產機器人在相應的領域都得到了推廣和應用。
21世紀不僅制造業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也是非制造業自 動化技術快速發展時期。機器人以及其他智能機器和 自動化裝備將在空間及海洋探索、農業及食品加工、 采掘、建筑、醫療、服務、交通運輸、軍事和娛樂等 領域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及人口的老齡化,對服務機器人的需求在日益增長。
中國宇航學會機器人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孫立寧教授
就微納米操作機器人來說,中國宇航學會機器人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孫立寧教授在談到微納米操作機器人研究與開發時表示,有限的納米操作能力仍是制約制造納米器件與系統的重要瓶頸,微納米操作技術存在著更多的機遇和挑戰。盡管如此,微納米操作機器人在微電子/光電子制造、微納制造、生物科學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據了解,特種機器人的用途也越來越廣泛,機器人每年收獲的農作物達數十億噸。結合應用需求,華南農業大學虛擬實驗研究所進行了水果(荔枝)采摘機械手的研究。
這些特種機器人的成功研發及實際工程應用,極大地推動了我國特種機器人產品化開發及實用化工程的跨越式發展,確保了我國在國際特種機器人前沿技術領域占有一席之地。(文/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