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19-08-05 17:20 來源:北國網
隨著我國制造業結構性供給側改革的不斷深入,產業格局調整全面深化,智能制造架構師陶王豹表示,我國的傳統制造業由于關鍵自主技術掌握不足,所造成的產業結構不合理、品牌質量建設不突出等問題正日益顯現。
在這樣發展背景下,眾多制造企業已開始逐步朝著信息化、數據化、專業化的智能制造方向進行調整。可根據智能制造架構師陶王豹多年以來從事智造企業轉型的經驗來看,還存在著一些企業在逐步朝著智造企業的方向邁進的同時,由于定位戰略、轉型設計、理念不清晰、認識不徹底等的問題,走了不少的彎路。
智能制造架構師 陶王豹
作為智能制造架構師,陶王豹見證過許多傳統制造企業成功轉型智能制造企業的案例,結合以上兩個方面,他談到了一些自己對傳統制造業向智造企業轉型的理解。
一、轉型設計不合理、責任不清晰
許多傳統制造企業在運作發展多年以后,決策層認為公司產品質量不具備競爭優勢,生產流程不是很完善,便作出決策,公司整體進行智能制造轉型,其目的在于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規范流程、建立品牌服務意識,推動企業的更快速的發展,然而在生產流程的智能設計層面,由于缺乏專業性的知識以及判斷,以及多方面參考意見,致使在設計層面出現問題,實際建設配套、生產產品的過程中,發現轉型之后的流程管理相較于以往存在著繁瑣的特點,實際產品生產能力也沒有出現大幅度的提升,轉型不明顯。
智能制造作為傳統制造的再升級,在流程管理、產品設計、服務意識等層面是具有優勢的,可設計是需要經過多方論證,以及評估分析,任何一環的不到位就會對于整個生產鏈條產生影響。
二、分不清新與舊
智能制造中的智能化有很多概念目的以及實現方式其實提出的時間很早,但是去驗證從而實現轉化的方式以及辦法是最新的,企業決策者所要做的不是對于過去的概念進行完全的否定,也不是要通過老的手段去實現目前最新提出的目的,兩種概念的應該是相輔相成的,即通過最優化的實現手段去實現最適合、最高效的目的。
三、組織理念缺乏
從智能制造技術到經濟領域,智能制造需要改變的不僅僅是技術的升級、服務意識的變化,也應該是組織的再優化,因為智能制造要協調多個部門進行觀念、溝通、對接,因此對于這些部門、組織來講,觀念的調整以及思維的變化也是決策層需要考慮的,而這對于轉型的成功與否也有著關聯的影響。
四、技術思維的改變
所謂智能制造的數字化,絕不僅僅是自動化領域的數字化,對于IT技術人員來說,所有人都應該將自己所掌握的技術能力看作是服務意識,要將IT思維與服務意識、業務思維進行充分而又深入的融合貫通。每一位技術人員,都需要將自己看作是屬于“技術”的生產者,而不是簡單的解決具體問題的人員。
傳統型制造業向智造企業轉型的過程絕不僅僅只是生產方式的改變以及調整,更意味著企業發展戰略、經營方式、管理模式的全面性升級。智能制造架構師陶王豹呼吁,在時代推動技術革新進步的過程中,每一位決策者更應慎重分析轉型潛在的問題,思考轉型的目的,為企業轉型后的真正意義上的騰飛充分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