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19-07-16 09:04 《中華工控網》原創
羊城廣州,美食之都,素有“食在廣州”的美譽。但作為全球重要的制造業基地和眾多產業集群的聚集地,廣州并非只有令人大快朵頤的美食大餐。7月13日,2019華南智能制造論壇廣州站在廣州天河希爾頓酒店成功舉行,這場關于智能制造新技術“饕餮盛宴”的精彩呈現,同樣讓廣州制造業的“老餮”們大呼過癮。
近年來,華南地區不斷加快轉型升級的發展步伐,把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成為智能制造的重要應用市場。作為華南領先自動化展會——廣州國際工業自動化技術及裝備展覽會(SIAF)的延伸,“2019華南智能制造論壇”由SIAF展組委會、中華工控網聯合主辦,技成培訓網協辦,旨在構建一個開放的交流與合作平臺,共享制造業智能化發展的經驗和成果,對接供需雙方切實需求。
會議現場
廣州站是本系列會議的第一站,八位演講嘉賓為聽眾奉上了干貨滿滿的精彩內容。
現今,人工智能在智能工廠的應用已不鮮見。會議首先由康耐視視覺檢測系統(上海)有限公司深度學習銷售經理袁威帶來基于深度學習的圖像分析軟件康耐視VIDI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分享。他指出,算力飛躍、算法突破、數據激增,這些因素使人工智能在工業落地應用成為可能。深度學習工具對于復雜表面的缺陷、無規律異類的檢查,復雜變化形態的變化物體定位、分類,以及困難的字符讀取都有很好的處理能力。
康耐視視覺檢測系統(上海)有限公司深度學習銷售經理袁威
袁威介紹到,康耐視ViDi套件是市場上首款基于深度學習的圖像分析軟件,專為工廠自動化應用設計,可快速應用于工業場景。康耐視ViDi套件將人工智能與Vision Pro和Cognex Designer軟件結合在一起,在定位、檢查、分類以及識讀等工業應用上,能夠快、準、穩地解決對于傳統機器視覺系統而言過于困難、繁重或昂貴的復雜應用。最后,他結合ViDi套件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該技術使以前無法編程的應用實現自動化、降低誤差率并提高檢測速度。
TSN(時間敏感網絡)無疑是目前工業網絡的焦點技術之一。作為擴展的標準以太網標準,CC-Link協會發布了其全新工業網絡協議標準“CC-Link IE TSN”,在全球率先將TSN技術運用到工業開放網絡中。借著本次會議機會,CC-Link協會高級工程師楊凱為大家分享了“CC-Link IE TSN工業網絡帶來無限可能”主題內容。他談到,CC-Link IE TSN通過融合了用時間分割方式實現實時性的TSN技術,讓多種不同的網絡的共存成為可能,并且采用的高效的網絡協議,實現了高速、高精度的同步控制。因此,CC-Link IE TSN是實現生產現場的IT系統與OT系統的可行性關鍵,使制造業豐富的應用成為可能。另外,CC-Link IE TSN生產性的進一步提升,削減上線、使用、保養的工時,而且通過多樣的開發方式擴大兼容產品,這些也正是當下智能工廠所需要的。楊凱透露,全球現有數十家CC-Link IE TSN意向合作生產廠家,相關兼容產品即將正式推出。
CC-Link協會高級工程師楊凱
得利捷是一家有著45年歷史的意大利企業,是自動數據采集及過程自動化領域的全球技術領導者,得利捷(深圳)工業自動化有限公司汽車行業銷售經理范彐鋒在會議上著重介紹了得利捷產品在汽車智造領域的應用。在汽車智造領域,得利捷的激光標記系統、手持和固定式掃描器、視覺系統、傳感器和安全等產品被廣泛應用,為汽車制造廠商實現在輪胎生產、自動化倉庫等多方面的直接零部件打標、零部件追溯、裝配驗證、機器人安全和引導等智能化應用。
得利捷(深圳)工業自動化有限公司汽車行業銷售經理范彐鋒
智能制造離不開先進的控制系統,作為德國制造的一個“隱形冠軍”和PC控制技術的先驅者,德國倍福公司的一些創新技術是智能工廠的完美方案。德國倍福自動化有限公司客戶經理趙陽介紹了基于Windows PC和EtherCAT總線的實時開放式控制系統及應用。他談到了倍福的PC控制理念的由來和發展歷史,PC控制的產品生態,并重點講解了倍福開放性的基礎TwinCAT,以及倍福實時性的基礎——EtherCAT。趙陽指出,TwinCAT就是把windows這個大家耳熟能詳的非實時操作系統轉成實時應用,同時把PLC、NC、CNC等傳統硬件集成到一個軟件里面,分層實現;而EtherCAT技術傳輸性能卓越,例如對1000個I/O點的通訊只需要0.03微秒,并且具有靈活的拓撲結構,理論上可以支持65535個從站,而且成本低易于實現,開放性強。最后,趙陽通過具體的應用案例,列舉了倍福控制系統給用戶帶來的好處。
德國倍福自動化有限公司客戶經理趙陽
前不久,施耐德電氣發布了一款具有物聯網功能的運動控制器——Modicon M262。本次會議,施耐德電氣工業事業部產品經理張英杰對這款最新的產品進行解讀。Modicon M262是一款面向工業物聯網的、具備邏輯控制和運動控制能力的控制器,連接能力強大,支持云協議(MQTT、HTTP、JSON、OPCUA)和網絡安全加密(TLS),可以直接和云平臺相連接,輕松將IT與OT技術快速融合,讓OEM制造商有機會為用戶提供遠程監測、分析和預防性維護等新型服務,從而為終端用戶創造真正的價值。 此外,M262的擴展功能也很強大。
施耐德電氣工業事業部產品經理張英杰
松下在工業上的產品自成一派,實力同樣不容小覷。在“走進『輕•智』時代——面向制造業的松下自動化”的主題演講中,松下電器機電(中國)有限公司技術部的李明結合松下的伺服電機、功能PLC、小型PLC、中型PLC、傳感器、視覺傳感器、視覺系統、打標機等自動化產品,詳細闡述了松下的“輕”——輕開發、輕實施、輕維護,以及“智”——高性能、高配置、高功能理念。
松下電器機電(中國)有限公司技術部李明
當前,工業物聯網(IIoT)發展如火如荼,連接著數以億計的工業設備。不論是工廠里的機器還是飛機上的發動機,在這些設備上裝置傳感器,連接到無線網絡以收集和共享數據。堪泰電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產品經理邵娟分享了Contrinex傳感器在IIoT上的技術發展方向。邵娟介紹,IO-Link是標準串行通信協議,現場傳感器和執行器可以通過IO-Link發送和接收過程數據、服務數據,事件數據等相關數據信息。IO-Link憑借降低布線、遠程配置和監控、減少機器調整的停機時間、持續診斷傳感器狀態、傳感器替換即插即用等優勢,成為傳感器領域的主流發展趨勢。而從傳感器到云端,堪泰電子擁有整套解決方案。
堪泰電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產品經理邵娟
智能制造的最根本,離不開智能制造人才的培養。論壇的最后,由中華工控網總編楊志強聊一聊智能制造背景下的工程師進階。他首先總結了數字化、邊緣計算、工業云、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時下工業領域的熱點關鍵詞,并提出一個人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智能制造需要什么樣的工程師?楊志強結合自動化工程師能力雷達圖、西門子大賽、技成培訓課程示例指出了傳統自動化工程師們可以關注的方向,他強調,自動化工程師必須利用好平臺,隨時隨地學習提升個人能力,才能應對智能制造時代下技術加速更迭帶來的種種挑戰。
中華工控網總編楊志強
本次會議吸引了愈200名專業人士參加,在回收的調查問卷中,他們對本次會議內容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而倍福、得利捷、堪泰電子在現場設置的演示Demo,亦吸引了一眾聽眾圍觀了解。今年晚些時候,2019華南智能制造論壇還將在珠三角更多城市舉行,敬請期待!
現場Demo演示
會議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