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19-01-15 14:52 來源:羅蘭貝格管理咨詢
導讀:與傳統的自動化不同,機器人流程牽一發而動全身,必須建立一套與企業戰略一致的運營框架,還要預測機器人流程對企業與員工的潛在影響,未雨綢繆。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是能夠幫助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成熟技術,正迅速而廣泛地用于支持重復性、勞動密集型及事務性的工作。對許多企業而言,無需巨額的IT投資,使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可有效解放勞動力、降低成本、提高業務流程效率。
羅蘭貝格《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戰略成功的關鍵》報告,提出了應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技術的評估方法與路線圖,為企業相關領域的順利轉型提供了指導與支持。
服務哪些行業與職能?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可以集成到現有信息系統環境中,快速獲得投資回報:機器人的安裝費用約為2萬-4萬美元,許可費用約為每年1萬-2萬美元,一臺機器人可以節省大約1-3個全職人力工時的成本,所以,企業可以在3-6個月內收回投資。
但在不同職能與行業中,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的潛力不盡相同。
就工作職能而言,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技術在后臺與支持部門中的潛力最大,有能力將生產率提高5%-15%。
就行業而言。行政與金融服務行業更適合應用機器人流程自動技術,可以將人力資源成本降低約10%。
后臺工作任務最適合進行自動化
資料來源:羅蘭貝格
選擇哪種解決方案?
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市場中,各種專業軟件公司提供的主流解決方案分為兩種:參與式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與無人式機器人流程自動化。
二者的主要區別在于機器人與人類操作人員之間的關系不同。
1,參與式機器人流程自動化
與人類不斷交互,工作人員需在執行過程中提出要求并進行確認,適合應用于前端工作,利用外置信息系統與數據實現,對辦公環境的變化敏感,成本較低。
2,無人式機器人流程自動化
無需與人類交互,工作人員只需定期維護與排除故障,適合應用于后端工作,直接整合到服務器上,更加穩定,成本較高。
值得關注的是,與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相結合,機器人流程自動化不斷集成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新功能,能夠處理更復雜的數據與流程,不斷產生新的用例,進一步提高效率與自動化潛力。
企業需做好哪些準備?
與傳統的自動化類型不同,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牽一發而動全身,必須建立一套與企業戰略一致的運營框架,使其居于公司的核心地位;同時著眼未來,預測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對組織與員工的潛在影響,未雨綢繆,實現持續成功。
1,戰略基礎
首先,企業需要明確應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的首要目的,構建衡量其影響力的方法。在此基礎上,選擇合適的合作伙伴,從商業角度提供一系列有效的相關解決方案,簡化IT庫存、控制成本,并最大限度地降低運營風險。
實施路線圖
確定任務的優先級并定義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實施戰略
資料來源:羅蘭貝格
2,組織結構
在組織層面,企業需要建立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能力中心,統一協調與管理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的工作,確保從識別用例到監控節約成本等實施鏈中的每個環節,都以與公司目標及戰略愿景相一致的方式正常運轉。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能力中心的作用與使命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能力中心確保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成功整合
資料來源:羅蘭貝格
3,人才變革
企業應提前量化員工崗位、級別、能力等指標,對受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影響的員工進行評估與規劃培訓,推動人才流動,最大程度地延長職業發展路徑。
調整戰略后出現的新崗位也需要在同樣的尺度上進行規劃,重新定義人才戰略與培訓課程,平衡過剩勞動力與新崗位之間的關系,使兩者相匹配。
資料來源:羅蘭貝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