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18-10-17 09:38 來源:界面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浪潮,中小企業該如何抓住機遇、實現變革?
10月10日下午,第十五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中國中小企業高峰論壇在廣州開幕,論壇以“開放新格局,產業新未來”為主題,聚集中外政府官員、行業資深專家學者、優秀企業家代表等,共同為中小微企業推動數字化轉型、謀求產業新發展探路。
“工業4.0”時代 中小企業面臨挑戰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力軍,有統計顯示,中小企業占據中國企業數量的90%以上,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和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江平表示,中小企業發展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中國的創新力和競爭力,是中國經濟成功跨越轉型升級關口的重點和關鍵。中國仍有大量的中小企業集中在傳統產業,生產方式粗放,發展質量整體不高,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實現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刻不容緩,勢在必行。
互聯網在過去的20年里改變了消費者的行為和商業運營的環境,隨著虛擬化、信息化程度的加深,全球正迎來以“工業4.0” “工業互聯網”等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浪潮,中國經濟正經歷由傳統經濟向數字經濟的轉型,中國的中小企業也面臨嚴峻的挑戰。航天云網副總經理徐汕指出,復雜多變的新形勢給中小企業造成了缺訂單、能力不足、管理弱,融資難等痛點。
政策大力扶持 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據介紹,近幾年國家出臺了《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工業互聯網三年行動計劃》等一系列幫助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政策,廣東也陸續實施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鼓勵實體經濟擁抱互聯網。
廣東是中小企業大省,2017年中小企業對廣東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了55%。今年以來,廣東先后出臺實施民營經濟十條、實體經濟十條修訂版、外資十條修訂版以及促進小微企業上規模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全省中小企業蓬勃發展。
為推動傳統的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廣東還出臺了“工業互聯網十一條”政策,預計2018-2010年,通過“云網”降費等推動一萬家工業企業依托平臺實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升級,帶動20萬家企業“上云上平臺”,降低信息化構建成本。
本次論壇發布的《廣東營商環境評估報告(2018)》顯示,廣東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新的增長點在加快形成,目前廣東的數字經濟指數排名全國第一,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等產業的發展也走在了全國前列。2018年上半年,廣東的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到了55.7%,對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74.4%。
挑戰來帶機遇 主動擁抱新技術
“現在全球的格局變化、不確定性對于中小企業有巨大的挑戰,越是挑戰大的時候,越要反過來看看時代給我們什么機遇。”阿里巴巴副總裁劉松表示,數字技術是今天在全球面臨增長的壓力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極其正能量的一種模式。任何一個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邁向數字經濟的過程中都需要培養一種原來所沒有的數字引導力。“未來不管叫產業互聯網也好,還是叫工業互聯網也好,最大的機遇在于這些普惠型的數字科技與垂直行業的深度融合。”劉松說。
作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實體經濟正在面臨產業變革的窗口期,制造業正面臨著全球的加速,對于大量的中小企業來說,擁抱變革還有一定的難度。
浪潮集團副總裁孫海波指出,傳統舊的動能是在三維空間里,現在的新動能有了計算、互聯網、物聯網和數字化,進入了四維空間,一切都在發生很大的變化,原來企業的成功經驗都是在三維空間形成的,要讓企業否定自己原來的成功經驗實屬不易。廣東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處副處長易賢輝也認為,企業家的意識要從傳統的舊動能思維轉換到新動能里來,新的動能的一個核心關鍵詞就是融合,就是用傳統制造業的各行各業的東西和新一代的信息技術的變革力融合起來,需要企業家去主動擁抱新技術。
《商業評論》出版人曹陽表示,當今這個時代給了很多有意愿、有勇氣去擁抱未來的中小企業一個非常好的機遇,關鍵在于大家能不能打開自己的思想,然后真正地去投身、擁抱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