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18-07-27 11:03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近年來,我國傳統制造業不斷加快技術改造步伐,智能制造貫穿于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各個環節,成為制造業發展的新趨勢。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黃利斌在“2018年上半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發布會”上表示,大力推進工業強基、高端裝備制造等重點工程建設,積極推動增材制造、工業機器人、超高清視頻等新興產業發展,拓展重大技術裝備應用,新舊動能轉換有序推進,上半年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2%。
但是,長期以來,因控制器、減速器、電機三大核心部件受制于人,致使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長期被壟斷。在世界工業機器人產業里,以瑞士的ABB、德國的庫卡、日本的發那科和安川電機最為著名。“四大家族”更占據了中國機器人產業70%以上的市場份額,幾乎壟斷了機器人制造、焊接等高階領域。
有專家表示,控制器是機器人系統的“大腦”,能夠根據指令以及傳感信息控制機器人完成一定的動作或作業任務,其好壞決定了機器人性能的優劣。因此,開發具備智能控制算法的高安全性、高實時性、高精度、高可靠性、高適應性(五高)的網絡化智能控制器,滿足工業機器人的智能化與柔性化需求,已成為我國工業機器人破局的必經之路。
為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推動智能機器人技術和產業快速發展,科技部按照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統一部署,啟動“智能機器人”重點專項申報。科技部特聘總體專家組組長趙杰教授表示,智能機器人是我國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保持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的重要抓手,是落實科技惠及民生、保障國家公共安全、支撐重大科學工程的重要手段。攻克機器人核心零部件、核心軟件等共性關鍵技術,能有效支撐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解決我國機器人產業空心化問題,提升國產機器人的國際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專項申報項目有了新進展。日前,國家級“工業機器人控制器產品性能優化及智能升級”項目在浙江余姚啟動,這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機器人專項,該項目由浙江智昌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昌集團”)牽頭,聯合國內包括985高校、機器人制造企業在內的11家優勢單位開展攻關。項目實施周期30個月,經費投入近4000萬元,計劃申請專利13項,發布科技論文21篇。同時培養一批學術水平高、創新能力強的優秀人才,為我國機器人技術的提升提供支撐。
為了通過技術創新,從根本上解決國產控制器的瓶頸問題,研發團隊聚焦控制器“快、準、協、智、柔”的性能需求,研發具有三閉環控制、三流融合協同和三級分布式智能的新型控制器。其中,通過把工藝流、機器人運動過程流、在線檢測信息流融合在整個環路中的“三流融合”,滿足工藝、運動、人機“協同”的需求。
“拿方案不易,交方案更難。”趙杰希望項目組有針對性地制定方案,相互監督共同實施,將項目圓滿完成,為機器人控制器在國內奠定良好的基礎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