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18-07-06 09:59 來源:《經濟日報》
“創新提升中國制造,有效應對全球挑戰——2018中國工業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日前在京召開。這是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以下簡稱“中國工經聯”)連續主辦的第十屆發布會。會議印發了《關于聘任中國工經聯中國工業企業社會責任研究智庫第四批專家的決定》,發布了《2018中國工業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綜合評估報告》。106家企業在會上集中發布了2017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會議上,中國工經聯會長李毅中發表了《進入新時代,擔當新使命,創建新業績》主旨講話。他表示,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認知需要分析新形勢、解決新問題、增加新內容、適應新發展。黨的十九大提出新時代的新任務,為工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賦予了新的內涵:企業要以“企業家精神”、“工匠精神”為引領,勇于承擔兩個百年目標的歷史責任;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重點,積極承擔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期望的現實責任;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為核心,主動承擔推進綠色轉型的底線責任;以提升“效率”為關鍵,創新承擔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責任。同時,他指出,隨著大數據、互聯網時代來臨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企業面臨誠信缺失、權益受損、信息安全等新挑戰以及越來越復雜的國際經營環境挑戰,企業社會責任重要性愈加凸顯,工業企業應當在誠信經營、保障數據真實性、反網絡欺詐等方面有所作為,在國際化經營中應該更加注重依法合規、風險防范,融入當地社會,盡力當好“企業公民”等。
會議發布了《2018中國工業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綜合評估報告》(簡稱:綜評報告)。本屆報告發布企業數量創歷屆新高,為106家。綜評報告從數字看工業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整體情況、從報告主題看企業社會責任理念與價值傳播、從具體案例看工業行業企業履責實踐亮點特色等,全方位展現了106家企業在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之年、實施“十三五”規劃重要一年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之年的履責成效。報告梳理了企業在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提升供給質量水平、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助力精準脫貧攻堅、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等方面涌現出的優秀實踐案例,為廣大工業行業企業樹立了新時代履責的標桿和典范,同時從做好頂層設計、科學規劃項目、合規風險管理、責任文化建設四方面提出了改進建議。
中國工經聯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熊夢宣讀了《關于聘任中國工經聯中國工業企業社會責任研究智庫第四批專家的決定》,20位專家受聘成為第四批智庫專家,目前累計有來自政府、高校、研究機構、行業組織、媒體以及企業的107位專家加入智庫。智庫及智庫專家將不斷開展前瞻性研究、為企業和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服務、為政府政策出臺制定建言獻策等方面發揮獨特及重要的作用。與會領導向中國工業企業社會責任研究智庫第四批專家和報告發布企業頒發證書。
據悉,“中國工業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是由中國工經聯主辦的國內工業領域社會責任報告集中發布平臺,旨在為中國工業行業企業提供社會責任展示和交流平臺,構建企業履責的長效推進機制,推動形成政府、行業、企業、社會“四位一體、多元共促”的協同推進格局,促進經濟、社會、環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發布會自 2009 年起每年舉辦一屆,已有近730家(次)中央企業、地方國有骨干企業、外資企業和優秀民營企業在這個平臺上發布社會責任報告。與會領導、專家對本次發布會給予高度評價,企業代表紛紛表示會議內容既有思想深度,又有實踐工具,收獲很大,對企業下一步開展社會責任工作提供了理論和實踐的雙指引。中國工經聯也將在現有工作基礎上,不斷創新,持續推動,將發布會打造成為社會責任領域最權威、最具影響力、最具國際化視野和最高思想定位的報告發布平臺。